赶考生

2025江苏高考历史类388分能上哪些专科学校(近三年可以报考的公办民办大学)

更新时间:2025-10-16 15:30:19

2025年江苏高考历史类考生388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388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江苏历史类388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江苏高考历史类388分能上哪些专科学校(近三年可以报考的公办民办大学)

一、江苏高考历史类388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江苏高考历史类388分能上的好大学有(专科批):上海浦东职业技术学院(公办)、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办)、武昌职业学院(民办)、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公办)、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民办),一共300所专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江苏高考文史类388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江苏省(文史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388分的院校一共有2所。其中公办院校2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2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3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公办历史类专科388/24173
2022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公办历史类专科388/29588
在江苏历史类388分可以上的大学(共2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江苏高考历史类388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江苏高考历史类388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简介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是江苏省首家由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举办的公办高职院校,是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学校位于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长三角几何中心、吴文化发源地、素有“太湖明珠”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无锡市,坐落在拥有5000余家科技企业、1000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国家级开发区——无锡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核心地带,毗邻景色优美怡人的新洲生态园,周边机场、高铁、地铁等交通基础设施完备,环境优雅、交通便利。

整合优势资源,打造协同创新平台。聚力打造集成电路专精特新产业学院,获批工信部第一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建设项目;入选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产教融合中心成员单位,建成工信部“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建有省级工程中心1个、省级产教融合平台1个、省部级高水平科研平台3个;精准对接地方需求,与无锡高新区龙头企业共建芯火集成电路产业学院、奥特维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空港产业学院、新吴数字文化产业学院、新吴天极数字产业学院5家产业学院,建设校内实践基地40个、校外实训基地208家,政行企校协同保障战略产业人才供给。

2、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7月15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由原江苏省淮阴财经学校和江苏省淮海工业贸易学校两所国家级重点中专校合并组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隶属于省教育厅。学校前身江苏省淮阴财经学校和江苏省淮海工业贸易学校分别由省财政厅和省粮食局主管,先后创建于1964年和1979年。前者原名为淮阴地区会计职业学校,1965年,学校更名为淮阴地区会计中等专业学校。受文革冲击,1969年6月停办。1971年复校后相继更名为江苏省淮阴地区会计学校、七·二一财经大学、江苏淮阴地区财经学校、淮阴市财经学校和江苏省淮阴财经学校。1977年恢复高考后曾一度与江苏省银行学校合署办公,一套机构,两块牌子。后者更名为江苏省淮阴粮食技工学校。1983年改名为江苏省淮阴粮食学校。1994年学校又更名为江苏省淮海工业贸易学校。60年来,学校为江苏省乃至全国财政、税务、金融、营销、法律、粮食、机械等部门和行业输送了近6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其中有很多校友已经成为主政一方的党政领导、成为行业和部门的领军人物、成为企业和系统内的精英与骨干。

学校设有会计学院、金融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法律与人文艺术学院、智能工程技术学院、物流与交通旅游学院、粮食与食品药品学院、商务英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学部等10个教学单位,开设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审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金融服务与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管理、高速铁路客运服务、法律事务、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工程造价、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药品质量与安全、粮食工程与技术管理等33个专业。学校与南京审计大学、江苏理工学院、淮阴师范学院联合开展“4+0”应用本科专业,与淮阴师范学院、淮阴工学院联合开展“3+2”本科分段培养,与南京财经大学、江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接本教育。学校与韩国嘉泉大学、西班牙内布里哈大学、英国桑德兰大学、考文垂大学、日本京都大学院大学、台湾龙华科技大学、台湾修平大学、台湾德明财经科技大学、台湾万能科技大学等开展合作交流,组织400人次赴国境外开展培训、访问和研习。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