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湖南高考物理类478分能上什么大学2025(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5-10-24 14:00:55

2025年湖南高考物理类考生478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478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湖南物理类478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湖南高考物理类478分能上什么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湖南高考物理类478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湖南高考物理类478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湖南工业大学(公办)、北京建筑大学(公办)、吉首大学(公办)、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公办)、福建江夏学院(公办),一共587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湖南高考理工类478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湖南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78分的院校一共有60所。其中公办院校58所,民办院校2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60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湖南工业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478/115562
2024北京建筑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478/115562
2024吉首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478/115562
2023安徽工程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478/102477
2023湖南工业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478/102477
2023河北工程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478/102477
2022湖南工业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478/93621
2022沈阳药科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478/93621
2022湖南农业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478/93621
在湖南物理类478分可以上的大学(共60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湖南高考物理类478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湖南高考物理类478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湖南工业大学简介

湖南工业大学是一所具有65年办学历史的综合性大学,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株洲工学院更名为湖南工业大学,同年合并了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过程中,先后有湖南城市建设学校、湖南省财会学校并入。学校的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58年创办的株洲市师范学校。

学校以包装教育为特色,是我国第一个被国际包装协会(IAPRI)接纳的会员单位,是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委员会的主任单位,也是全国高校中惟一的中国包装联合会副会长单位和中国包装技术培训中心。

2、北京建筑大学简介

学校有西城和大兴两个校区,拥有近千余亩美丽校园。西城校区占地167亩,大兴校区占地96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49.02万平方米。两校区校园环境优美,建筑特色鲜明,学生不出校门就能领略到不同的建筑特色与魅力。学校图书馆纸质藏书119万册、在线阅览的电子图书190万册,大型开放的电子文献数据库63个,与住建部共建中国建筑图书馆,是全国建筑类图书种类较为齐全的高校。学校现有10个学院和1个基础教学单位,各类在校生11746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8249人,硕士研究生3326人,博士研究生171人。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拥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3个(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第五轮学科评估中,龙头学科优势进一步提升,工科整体优势进一步凸显,70%位列 B 档次。“工程学”、“环境/生态学”先后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现有35个本科专业,其中获批国家级、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5 个,达到全部本科招生专业的70%。11个专业顺利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住建部专业评估,在全国建筑类高校中名列前茅。学校坚持质量立校,教育教学成果丰硕。2014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在近3届北京市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一等奖15项。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4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个北京市校内创新实践基地、1个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学校连续七次荣获北京高校红色“1+1”示范活动评比一等奖,2个本科生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1个研究生党支部入选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学校“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百团行动计划’”项目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并连续3次获得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奖,连续3年荣获“北京高校十佳班集体”。获得全国优秀共青团员、2021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全国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等荣誉称号。近五年来,学生在“挑战杯”、“互联网+”等高水平学科竞赛中获得国际级奖项19项、国家级奖项800余项、省部级奖项近800项。学校现有教职工1196人,其中专任教师782人,高级职称教师474人,教授169人,博士生导师78人。拥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杰青1人,教育部人才项目特聘教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和全国优秀教师3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2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4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1人,教育部人才项目青年项目1人,国家级人才项目青年项目2人,北京学者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中科院人才项目入选者2人,青年北京学者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人。获得梁思成建筑奖1项、世界人居奖1项,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北京市委组织部青年拔尖团队、北京市教委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北京市教委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等各类省部级团队30个。

学校坚持瞄准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成立服务首都功能定位领导小组,发布《服务首都功能定位行动方案》《服务北京建设人民城市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承接天安门城楼修缮、大兴机场钢结构关键技术研究、冬奥会开闭幕式专项技术攻关与冬奥文化创意设计等服务重大需求项目。助力首都深入推进城市更新,承担金科新区建设等综合整治与改造提升项目。积极投身城市副中心建设,承担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历史空间活化利用、道路交通规划等项目。主动对接雄安新区建设规划需求,完成韧性城市建设、空间布局优化、文化遗产保护等项目。举办北京国际城市设计大会,“小空间 大生活”——百姓身边微空间改造项目获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奖,设计下乡服务项目获教育部精准帮扶典型项目、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优秀案例。百余年来,学校遵循“立德树人、开放创新”的办学理念和“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秉承“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校训和“爱国奉献、坚毅笃行、诚信朴实、敢为人先”的北建大精神,为国家培养了9万多名优秀毕业生,他们参与了北京70多年来重大城市建设工程,成为国家和首都城市建设系统的骨干力量。校友中涌现出了被称为“当代鲁班”的李瑞环,全国政协副主席郑建邦、核工业基地建设的奠基人赵宏、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在明、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袁炳麟、高士国、赵冬日、罗玲、包琦玮、沈小克、杨伯钢、刘桂生、胡越、张宇、马海志,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中国建筑师马岩松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学校毕业生全员就业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95%以上,2014年进入“全国高校就业50强”行列。入选“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和“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学校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建设需求,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提高合作成效。目前学校已初步构建“一带一路”城市国际化创新中心和7个专题国际创新合作平台,与47个国家和地区的115所院校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务实推进了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研究。发起成立的“一带一路”建筑类大学国际联盟已有来自28个国家的84所院校和企业校加入,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专业类大学国际联盟。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招收国际学生等方式,培养中外学生近千人。举办的暑期学校规模持续扩大,已成为有一定知名度的国际教育品牌项目。

3、安徽工程大学简介

安徽工程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省属多科性高等院校和安徽省重点建设院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国家知识产权改革试点高校,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院校,安徽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高校创新自主权改革试点单位,安徽省首批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单位,安徽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重点建设单位。学校坐落在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办学始于1935年安徽私立内思高级职业学校,历经芜湖电机制造学校(隶属于原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芜湖机械学校、安徽机电学院、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等办学阶段,200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0年更名为安徽工程大学。

学校设有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等18个二级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依托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等新工科专业在安徽省高校率先成立人工智能学院。深化“更交叉、更专业、更融合、更个性、更卓越”个性化人才培养改革,有60余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工、理、文、管、经、法、艺等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9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9个,国家级、省级特色(品牌)专业16个,国家级、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5个,10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5个专业通过长三角新文科专业认证;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80余门;获批国家级、省级卓越及拔尖人才培养相关项目37项,国家级、省级“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34项;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83项;现有国家级、省级、校级产业学院13个,其中机器人现代产业学院为国家首批现代产业学院,汽车现代产业学院为全省首个;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022年入选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获批国家级本科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本科教学成果奖108项。现有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有省级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6个,省级专业学位案例库2个,研究生教学成果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共14个,获批省级研究生质量工程项目共74项。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