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贵州高考物理类考生534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34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贵州物理类534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贵州高考物理类53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贵州高考物理类53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公办)、湖南师范大学(公办)、宁波大学(公办)、上海政法学院(公办)、中国计量大学(公办),一共947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贵州高考理工类534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贵州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34分的院校一共有15所。其中公办院校15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15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 2024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34/32019 |
| 2024 | 湖南师范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34/32316 |
| 2024 | 宁波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34/32109 |
| 2023 | 浙江工业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534/17150 |
| 2023 | 上海电力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534/17010 |
| 2023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534/17214 |
| 2022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民族班)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534/13521 |
| 2022 | 西北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534/13567 |
| 2022 | 重庆邮电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534/13607 |
| 在贵州物理类534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5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
注:以上贵州高考物理类534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贵州高考物理类534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简介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前身为北京石油学院,创办于1953年,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为我国石油高等教育奠定了探索发展之基。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批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建设克拉玛依校区,标志着学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道路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系统构建“派引援育”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校区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在校本部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对口支援平台,创建了校本部派遣、外部引进、高校援建、合力培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现有教职工633人,其中来自教育部19所对口支援高校教师155人;专任教师476人,高级职称占比53.4%,博士占比53.7%。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自治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13人,自治区“天山英才工程”9人,自治区天山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各级各类人才项目称号达到123人次。
2、宁波大学简介
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海内外“宁波帮”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帮助。建校之初,由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杭州大学五校对口援建,高起点开始办学历程;1992年列入全国高校招生第一批录取院校;1995年通过原国家教委首批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1996年原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学院和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合并组建新宁波大学;2000年被浙江省政府列为省重点建设大学;2011年成为国家海洋局与宁波市共建高校;2012年成为浙江省、教育部、宁波市共建高校;2015年入选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全面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教师中有全职院士11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其中1名为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等外国两院院士6名,国家级特优人才41名,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7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14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1名,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入选者3名,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带头人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5名,省顶尖人才1名,省特级专家5名,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1名,国家、省突出贡献专家13名,省级特优人才62名,钱江学者特聘教授13名,省151重点资助人才8名、第一层次18名。
3、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简介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是四川省和中国气象局、国家统计局共建、四川省重点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1956年改制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成都气象学院;2000年学校由中国气象局划转四川省,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1年原隶属国家统计局的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2015年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校是国家首批学士学位授权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优先培育高校,是国际CDIO组织正式成员,全国气象科教融合创新联盟副主任委员单位,四川省网络空间安全协会理事长单位。
学校全面加强学科建设,学科特色与优势日益凸显。学校以大气学科、信息学科和经管学科为重点,以学科交叉为特色,以工学、理学、管理学为主要学科门类,工、理、管、经、文、法、艺多学科协调融合发展。现有3个省级“一流学科”建设学科,5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ESI全球前1%学科,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形成了大气、信息、经管三大学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