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5广西高考物理类565分能上什么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5-10-16 07:37:52

2025年广西高考物理类考生565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65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广西物理类565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广西高考物理类565分能上什么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广西高考物理类565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广西高考物理类565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山东大学(公办)、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公办)、吉林大学(公办)、空军军医大学(公办)、东北师范大学(公办),一共984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广西高考理工类565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广西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65分的院校一共有16所。其中公办院校15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16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山东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65/19063
2024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公办物理类本科565/19063
2024吉林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65/19063
202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公办理科本一565/11795
2023广西医科大学公办理科本一565/11834
2022华东理工大学公办理科本一565/10565
2022中国药科大学公办理科本一565/10565
在广西物理类565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6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广西高考物理类565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广西高考物理类565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山东大学简介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2017年顺利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学校深刻领会“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精神实质,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以追求卓越、只争朝夕的奋进姿态,大力实施“七大战略”,加快实现“由大到强”历史性转变,学校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20个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能力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5个学科进入ESI前1‰,金融数学、晶体材料、凝聚态物理、胶体界面化学、微生物、机械、材料学、心脑血管功能修复、新药制造、中国古典哲学等学科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有些方向和领域已处在世界水平,家国情怀、担当精神、崇实品格、创新素养的“山大基因”广受赞誉。

2、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简介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校区现有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2个、一流本科课程18门、优秀教材19部,拥有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分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近年来获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省级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54项,获评省级本科教学成果奖18项,省级各类教师教学竞赛奖15项。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参加国际大学生创新、数学建模、软件创新、电子设计、智能汽车、节能减排、外语能力、“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等竞赛,近三年获得国家奖185项,省奖1100余项。

3、华东理工大学简介

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1952年由交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上海)、东吴大学(苏州)、江南大学(无锡)等校化工系合并组建而成,是新中国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高等学府。1956年被定为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学校之一,1960年起被中共中央确定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2008年获准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3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强化有组织科研,助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2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39个、省部级人文社科智库(基地)5个。取得了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拥有各类国内外有效专利近3000项。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全国6所首批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高校之一,入选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上海市高校知识产权运营中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首批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试点单位,一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推广应用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