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5甘肃高考物理类415分能上什么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5-11-03 18:35:28

2025年甘肃高考物理类考生415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415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甘肃物理类415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甘肃高考物理类415分能上什么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甘肃高考物理类415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甘肃高考物理类415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兰州理工大学(公办)、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民办)、四川传媒学院(民办)、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民办)、绵阳城市学院(民办),一共240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甘肃高考理工类415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甘肃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15分的院校一共有33所。其中公办院校21所,民办院校12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32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1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兰州理工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415/71364
2024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民办物理类本科415/71364
2024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民办物理类本科415/71364
2023湖北中医药大学公办理科本二415/42272
2023河南农业大学公办理科本二415/42272
2023重庆科技学院公办理科本二415/42272
2022西南民族大学(少数民族)公办理科本二415/47140
2022盐城师范学院公办理科本二415/47140
2022宜春学院公办理科本二415/47140
在甘肃物理类415分可以上的大学(共33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甘肃高考物理类415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甘肃高考物理类415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西南民族大学简介

砥砺奋进,岁月流金。西南民族大学坐落于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都,是国家民委直属综合性普通高校,国家民委、教育部、四川省、成都市共建高校。学校前身为西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0年7月,于1951年6月1日正式成立,2003年4月更名为西南民族大学,是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关怀下,新中国最早建立的民族高校之一。邓小平同志先后两次为学校题词。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西南民委主任王维舟为首任院长。2003年学校在首轮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3年入选“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2017年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2017年、2020年连续两届荣膺“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铸造品牌,彰显特色。学校立足“四个服务”,坚持“四个面向”,大力推进有组织科研。近五年来,学校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391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3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近700项;发表CSSCI期刊论文近1000篇、SCI论文8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300余部;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58项。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平台“四川若尔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和“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国家级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青藏高原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52个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协同创新分中心、省部级智库等省(部)级设立或委托建设的科研平台、培训基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民族学刊》连续多次入选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和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2、盐城师范学院简介

盐城师范学院是江苏省属公办本科院校,坐落在江苏沿海开放城市盐城市市区。学校创建于1958年,前身是盐城师范专科学校和盐城教育学院;2002年国家级重点中专盐城商业学校并入。学校现有通榆和新长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500亩。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2000余人,设有文学院、法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与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音乐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药学院、城市与规划学院、体育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商学院、湿地学院等18个二级学院。

3、宜春学院简介

宜春学院地处赣西中心城市——江西省宜春市。宜春自古就有“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的美誉,是国家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宜春风光旖旎,交通便利,沪瑞高速、沪昆高铁、浙赣铁路穿城而过,明月山民用机场四通八达。

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秉承“厚德、尚能、博学、笃行”的校训,围绕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践行“地方性、应用性、开放性”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五有”人才。办学60多年来,从这里走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抗疫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医务工作者,走出了一大批上市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走出了包括扎根教育、医疗、农业和管理等领域骨干在内的17万余名优秀毕业生。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