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吉林高考历史类考生417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417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吉林历史类417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吉林高考历史类417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吉林高考历史类417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广州软件学院(民办)、柳州工学院(民办)、西安外事学院(民办)、福州外语外贸学院(民办)、长春大学旅游学院(民办),一共8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吉林高考文史类417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吉林省(文史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17分的院校一共有14所。其中公办院校13所,民办院校1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13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1所。
|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 2023 | 四川文理学院 | 公办 | 文科 | 本二A | 417/11496 |
| 2023 | 浙江万里学院 | 公办 | 文科 | 本二A | 417/11496 |
| 2023 | 山西农业大学 | 公办 | 文科 | 本二A | 417/11496 |
| 2022 | 黑龙江大学(B)(招蒙古语授课考生) | 公办 | 文科 | 本一B | 417/15697 |
| 2022 | 贵州财经大学 | 公办 | 文科 | 本二A | 417/15697 |
| 2022 | 西北民族大学(B) | 公办 | 文科 | 本二B | 417/15697 |
| 在吉林历史类417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4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
注:以上吉林高考历史类417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吉林高考历史类417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四川文理学院简介
四川文理学院,位于天府之国四川东部达州市,办学历史可溯及清末龙山书院,1976年开始举办高等教育,时称达县师范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全日制普通高校,相继更名为达县师范专科学校、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升为本科高校,目前是川东地区唯一省管普通本科高校。2016年被确定为“四川省高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单位”,2018年被增列为“四川省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拥有莲湖、南坝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074.74亩,校舍建筑面积29万多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56万余册,电子图书64万余册,中外文纸质期刊5万余册,电子期刊62万余册,音视频资源2万余小时,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28亿元。现有各类教职工近1100人,外籍教师5人,其中专任教师836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2%,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占84%),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6人,突出贡献专家3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优秀教师4人。全日制在校普通学生15000多人,留学生65人,面向全国22个省市招生。
2、山西农业大学简介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是我国著名高等农业学府,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高校,山西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入选高校。现任党委书记廖允成、校长(院长)张强。
科技示范引领,服务农谷建设。学校(院)以助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服务农业“特”“优”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立足支撑、引领、改革三个维度,认真抓好示范推广、校地合作、成果转化、服务晋中国家农高区(太谷科创中心)建设四件大事。近年来,学校(院)坚持项目、资金、基地、人才一体化部署,社会服务项目经费到账3.7亿元,在全省不同生态区建立了15个综合性示范基地、83个精品基地、125个农业示范基地,600余名农业专家组建了56支社会服务队伍,培训农民60万余人次。学校(院)深度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形成“地方主导、学校谋划、部门组织、院所实施”四级联动的校地合作新路径,与地方政府共同成立了全国首家乡村人才振兴学院,共建了大同黄花、忻州杂粮、阳泉富硒产业等19个产业研究院;合作共建了临猗、太谷2个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打造了8个乡村振兴科技引领示范村,合署改革以来,转化科技成果253项,交易金额4082.22万元。学校(院)积极推进“农大、神农、农高区”三农合一,紧扣晋中国家农高区(太谷科创中心)有机旱作农业主题,加快整合人才、学科、研究所、实验室等创新资源,争取“国字号”平台落户农高区,形成了“政产学研用”一体化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同时,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入了“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等,现有马达加斯加棉花植棉技术服务与产业基地建设、巴基斯坦特色作物新种质创制与旱作农业技术示范等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3、黑龙江大学简介
黑龙江大学是教育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有特色、高水平、现代化综合性大学,坐落于北国冰城哈尔滨,其前身是1941年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办学80多年以来,黑龙江大学在国家全球战略构架中,推进与服务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升,强化俄语学科专业的优势地位和引领作用,实现人才培养方向、科学研究领域、对外交流合作和社会服务等多方位与俄罗斯对接,形成全国高校独树一帜的对俄办学特色。作为黑龙江省学科门类最全、专业覆盖最广、后发优势最强的综合性大学,坚持立足龙江、面向全国,全力为地方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端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撑、科技服务和文化引领。“十一五”以来,黑龙江大学坚持以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强化管理为主的发展道路,着力构建教学、科研和学科三位一体的内涵发展模式,整体办学水平、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声誉显著提升。化学学科、材料学科、工程学科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为A类,哲学学科评为B+类,法学、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4个学科评为B类,化学学科评为B-类,学科发展速度和整体实力居于省属高校前列。2022年再次获批黑龙江省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16个学科入选建设序列,外国语言文学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哲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化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等7个学科入选国内一流建设学科,8个学科入选培育建设学科。
黑龙江大学牢固树立“立足龙江、面向全国、服务社会”的观念,通过整合、凝练和优化校内外优势资源及校企合作等方式,形成了以人文社科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大学科技园为主的综合性科技文化创新服务体系,努力为高教强省和科教兴国作出积极贡献。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黑龙江大学充分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围绕龙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通过广泛参与决策咨询,承担高层次项目和应用性研究课题,参与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担任实际部门顾问等多种形式,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对俄经贸文化交往和边疆文化大省建设。在自然科学领域,黑龙江大学强化理工科优势特色,不断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力度,特别是在生物技术、化学化工、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中取得了大批科技创新成果。我国第一个机群并行数据库服务器系统、无模型控制器、IC卡电脑加油机、L—乳酸菌系列保健产品等科研项目成功实现成果转化,为龙江产生经济效益均数亿元。黑龙江大学积极整合科技资源、搭建成果转化平台,辟建了黑龙江省第一个省级大学科技园,形成了以计算机软件和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科技产业群体,年均产值上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黑龙江大学校办产业学府书城是全国大学最大的书城,年营业额上亿元,曾获全国文化产业先进集体称号;黑龙江大学出版社作为全国地方性大学出版社的杰出代表,曾多次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并荣获“出版业网站百强”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