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内蒙古高考文科考生239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239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内蒙古文科239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内蒙古高考文科239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内蒙古高考文科239分能上的好大学有(专科批):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公办)、威海职业学院(公办)、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公办)、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公办)、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公办),一共231所专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内蒙古高考文史类239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内蒙古(文史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239分的院校一共有21所。其中公办院校19所,民办院校2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21所。
|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 2024 |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 公办 | 文科 | 专科 | 239/28830 |
| 2024 | 威海职业学院 | 公办 | 文科 | 专科 | 239/28830 |
| 2024 |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 公办 | 文科 | 专科 | 239/28830 |
| 2022 |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 公办 | 文科 | 专科 | 239/27855 |
| 2022 | 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公办 | 文科 | 专科 | 239/27855 |
| 2022 |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 | 民办 | 文科 | 专科 | 239/27855 |
| 在内蒙古文科239分可以上的大学(共21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
注:以上内蒙古高考文科239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内蒙古高考文科239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大学简介
□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全国机械行业先进制造工匠培育基地
2、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由昌平区人民政府举办,市教委主管、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学院于1984年成立,前身为北方交通大学昌平分校,1999年更名为北方交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1月,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独立设置为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院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同时开展继续教育、技能培训与鉴定等教育服务。 学院占地面积约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设有路桥系、轨道交通系、汽车系、管理系和基础部五个教学系(部),开设普通高职专业27个,形成数字城市建设与管理类、轨道交通类、数字艺术类、汽车计算机类、城市服务类5大专业群,其中,城市轨道交通专业群获批北京市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2019年学院成为教育部首批“1+X”证书项目试点院校,并获得教育部第一批“1+X”证书。 学院大力支持实践教学设备现代化建设,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培训,拓展就业竞争力,强化专业实训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坚持教育与专业证书培训有机结合的“双证书”培养方式,提高了实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现建有专业群实习实训中心11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专项实训中心3个,地方财政支持专项实训中心2个;就业创业中心1个,实训室49个;拥有2个北京特色高水平实训基地和1个北京市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校外产学合作企业实习基地52个。 学院目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38.1%,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88.89%,具有一线生产实践经验的双师素质专业课教师占80.85%,拥有北京市教学名师1名、北京市职教名师1名、北京市专业带头人1名、北京市优秀教师3名、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6名、北京市青年英才培养计划3人,市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 学院坚持“立足昌平,面向北京,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交通行业”的办学定位,为首都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院不断加大校企合作,先后与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润置地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阿里巴巴国际站等27个企业的深度合作。几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重点专业就业率达到100%,实现了学院、学生、企业和社会的多方共赢。
3、九州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九州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93年,是一所全日制省属民办高校。学院位于徐州泉山风景区南麓,毗邻徐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院校舍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已经建成容纳8000名在校生规模的教学、实训、生活和文体设施。学院积极加强与包括中国矿业大学在内的周边强校联合办学,共享优势师资和办学资源。学院现有各类教师总数400余人,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比例为71.68%,承担各类教研教改项目200余项。办学以来,已累计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5万人。
学院大力实施内涵提升战略和人才强校战略,不断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层次,努力把学校建成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特色鲜明、质量上乘的技术技能型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