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5湖北高考物理类301分能上哪些专科学校(近三年可以报考的公办民办大学)

更新时间:2025-11-20 12:53:29

2025年湖北高考物理类考生301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301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湖北物理类301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湖北高考物理类301分能上哪些专科学校(近三年可以报考的公办民办大学)

一、湖北高考物理类301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湖北高考物理类301分能上的好大学有(专科批):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民办)、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民办)、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民办)、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办)、江西枫林涉外经贸职业学院(民办),一共172所专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湖北高考理工类301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湖北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301分的院校一共有9所。其中公办院校6所,民办院校3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9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3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民办物理类专科301/197060
2023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公办物理类专科301/197060
2023山东化工职业学院公办物理类专科301/197060
2022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公办物理类专科301/184964
2022宿迁职业技术学院民办物理类专科301/184964
在湖北物理类301分可以上的大学(共9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湖北高考物理类301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湖北高考物理类301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由宜宾市人民政府举办,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的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始建于1934年,前身是宜宾初级农作科职业学校,2002年由四川省宜宾农业学校、宜宾农业机械化学校(宜宾工业学校)和宜宾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拥有90年的办学实践和历史积淀。

学院按照“调迁、扩规、进位、升本”的总体思路,努力构建“立足宜宾、辐射西南、全国一流、国际水平”开放发展格局,坚定不移向建成现代职业院校迈进。

2、山东化工职业学院简介

山东化工职业学院是经山东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由中国石化集团齐鲁石化公司2003年创建,2017年整建制搬迁至潍坊滨海办学,2021年2月学校经省政府正式批复完成举办者变更。

学校位于世界风筝之都——潍坊,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万余人。设有化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管理工程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国凯航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9个教学单位,开设应用化工技术、石油化工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软件技术、大数据与会计、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电子商务、数字媒体技术、空中乘务等37个专业。拥有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4个,省级优秀思政课教师1名;省级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项目1个,省级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品牌专业群1个;2个专业被教育部、财政部认定为“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获批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4门,省级继续教育数字化共享课程3门,省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获教育部立项2个;培育认定“齐鲁工匠后备人才”158人。

3、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2004年4月,孕育于“国家火炬计划”,由中山市人民政府举办,委托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是中山市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公办高等职业院校,也是全国131所、广东省10所之一、中山市唯一一所集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和国家“双高计划”建设院校于一身的中国高职“大满贯”学校。学校始终坚持“立足园区、服务中山、面向大湾区”的办学定位,秉承“立德、明志、精业、惟新”的校训,坚持“高、新、特、精”的办学理念,坚持“院园融合”的办学特色,构建了高职教育的“中山火炬模式”。是全国不多的、没有“围墙”的“园区大学”,也是省内唯一以“园区模式”办学的高职院校。

学校现有全日制学生9300多人,教职员工441人,其中博士46人,硕士296人,高级职称148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广东省高职教育专业领军人才8人、高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人 、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6人、广东省技术能手4人、南粤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8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