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高考历史类考生488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488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安徽历史类488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安徽高考历史类488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安徽高考历史类488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河南师范大学(公办)、安徽中医药大学(公办)、西昌学院(公办)、渤海大学(公办)、韶关学院(公办),一共348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安徽高考文史类488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安徽省(文史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88分的院校一共有32所。其中公办院校23所,民办院校9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31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1所。
|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 2024 | 河南师范大学 | 公办 | 历史类 | 本科 | 488/34247 |
| 2024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历史类 | 本科 | 488/34088 |
| 2024 | 西昌学院 | 公办 | 历史类 | 本科 | 488/34326 |
| 2023 | 蚌埠医学院 | 公办 | 文科 | 本二 | 488/28507 |
| 2023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 公办 | 文科 | 本二 | 488/28172 |
| 2023 | 湖北工程学院 | 公办 | 文科 | 本二 | 488/28148 |
| 2022 | 广东培正学院 | 民办 | 文科 | 本二 | 488/46909 |
| 2022 | 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 | 民办 | 文科 | 本二 | 488/46610 |
| 2022 | 上海建桥学院 | 民办 | 文科 | 本二 | 488/46443 |
| 在安徽历史类488分可以上的大学(共32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
注:以上安徽高考历史类488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安徽高考历史类488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安徽中医药大学简介
安徽中医药大学前身为1952年创立的安徽省中医进修班。1959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安徽中医学院。2011年,在安徽中医学院的基础上组建成立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2013年,教育部同意安徽中医学院更名为安徽中医药大学。2014年,获批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2023年,列入安徽省“双一流”创建重点高校。学校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博士授权单位、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单位。
学校拥有国医大师、国家杰青、岐黄学者、全国名中医、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3个省级教学团队等一批高水平师资力量。2022年,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王琦担任我校荣誉校长。
2、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简介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协同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湖北省教师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是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高校、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建设院校、湖北省“优师计划”主培学校,是“湖北省2011计划”——基础教育信息技术服务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2023年获批第三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学校积极响应“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与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鄂州市教育局共同创建的2个“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均获批省级教师教育共同体。与省体育局深度战略合作,打造体教融合“样板工程”。湖北省中小学教师业务指导机构——湖北省普通教育干部培训中心、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设在学校,在服务、引领全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湖北工程学院简介
湖北工程学院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办学历史溯源于1943年创办的湖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历经孝感师范学校、孝感大学、武汉师范学院孝感分院、孝感师范专科学校、孝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发展阶段,1986年与湖北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前身为华中农学院孝感分院)合并,1999年建设部南方城乡建设学校(又名孝感市建筑工程学校)整体并入,2000年3月更名为孝感学院,2011年12月更名为湖北工程学院。
学校现有18个教学学院,本科专业65个,其中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3个,“国家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2个,省级本科品牌专业4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6个,“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专业6个。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省级一流专业2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精品课程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57门。荣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3个。加强校校合作,与湖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联合建设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一大批大型企业开展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共建了297个实习实训和就业创业基地,建成国家和省级校外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基地5个,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2个。近5年,我校荣获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6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4项;学生在国家级学科(科技)竞赛中获奖504项,其中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数学建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广告艺术、智能汽车、数据挖掘、大学英语等重大竞赛中屡获全国最高奖;学生考研上线率15%左右;学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2%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