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5广东高考历史类461分能上哪些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5-11-19 11:14:29

2025年广东高考历史类考生461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461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广东历史类461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广东高考历史类461分能上哪些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广东高考历史类461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广东高考历史类461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民办)、三亚学院(民办)、广东白云学院(民办)、广州商学院(民办)、黑龙江工商学院(民办),一共52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广东高考文史类461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广东省(文史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61分的院校一共有10所。其中公办院校4所,民办院校6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6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4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民办历史类本科461/66950
2024三亚学院民办历史类本科461/67296
2024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公办历史类专科461/67123
2023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公办历史类专科461/69393
2023山东协和学院民办历史类本科461/69355
2023三亚学院民办历史类本科461/69490
2022广州南方学院民办历史类本科461/76774
2022东莞城市学院民办历史类本科461/76296
2022三亚学院民办历史类本科461/76764
在广东历史类461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0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广东高考历史类461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广东高考历史类461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三亚学院简介

三亚学院始建于2005年,位于海南省三亚市,由世界500强企业吉利控股集团出资建设。作为中国成长最快、最具竞争力的综合类民办大学,三亚学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自觉肩负大学使命与历史重任。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推进办学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三亚学院前瞻海南自由贸易港“未来岛”的壮阔发展前景,共享海南健康岛、安全岛的环境生态优势,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主动引领教育改革创新,数字赋能高质量育人持续向前,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输出更多高层次智力成果、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而不懈努力。

学校办学丰硕成果赢得了良好的社会美誉度。在中国校友会最新排名中,三亚学院自2022年起连续两年蝉联综合类民办大学排名第一。2019年,三亚学院作为国内唯一民办高校、海南唯一高校被中央电视台一套专题片《教育强国》专题报道,引发强烈反响。2022年,三亚学院在央广网、国际在线教育、腾讯、搜狐、网易等中国影响力媒体机构年度教育盛典中赢得多项殊荣。其中,被央广网评为年度综合竞争力品牌高校、年度创业就业明星院校”;在腾讯、网易年度教育盛典中,分别荣获“行业产教融合特色教育品牌”2022年度竞争力产教融合教育品牌荣誉称号。

2、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简介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33年,是省属唯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18326人。学校前身是“广东省立第一职业学校”,至今已有90年职业教育历史,1959-1963年和1978-1983年两段时期,曾开办本科职业教育。

学校全面实施“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协同育人模式,2013年以来,先后与华南师范大学、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东金融学院等10所本科院校在42个专业开展“2+2”高本联培、“3+2”高本衔接、“4+0”应用型、“2+0”专升本等类型本科人才培养,共培养本科层次人才3696人。学校是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立项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3项,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20个。

3、广州南方学院简介

广州南方学院(原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是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综合性应用型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一直致力于建设国内一流的应用型大学,力争成为广东省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旗帜。

学校打破思政教育、通识教育以及学生工作之间的教育界限,成立学生成长教育中心,实施全程导师制,打造教师育人共同体。学校聘请党政军民学各领域有志于从事学生培养工作的具有丰富社会经验者担任首席学生成长导师,选拔优秀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担任学生成长导师,通过首席导师、辅导员、学业专业类导师、思政通识类导师、行业导师和朋辈导师组成导师组,打造育人共同体,助力学生能力素质养成。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