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甘肃高考历史类389分能上哪些专科学校2025(近三年可以报考的公办民办大学)

更新时间:2025-10-28 08:41:28

2025年甘肃高考历史类考生389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389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甘肃历史类389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甘肃高考历史类389分能上哪些专科学校(近三年可以报考的公办民办大学)

一、甘肃高考历史类389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甘肃高考历史类389分能上的好大学有(专科批):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民办)、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公办)、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公办)、山西药科职业学院(公办)、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公办),一共683所专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甘肃高考文史类389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甘肃省(文史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389分的院校一共有19所。其中公办院校18所,民办院校1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2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17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天水师范学院公办历史类本科389/31259
2024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民办历史类专科389/31259
2024青海民族大学公办历史类本科389/31259
2023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公办文科专科389/35813
2023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公办文科专科389/35813
2023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办文科专科389/35813
2022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公办文科专科389/38652
2022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公办文科专科389/38652
2022重庆工商职业学院(九龙坡区)公办文科专科389/38652
在甘肃历史类389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9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甘肃高考历史类389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甘肃高考历史类389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天水师范学院简介

天水师范学院始建于1959年,2000年由天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天水师范学院,2013年开始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2015年被甘肃省列为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2018年被国务院学位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2年被确定为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和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院校。2023年1月天水师范学院更名大学列入甘肃省“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

2005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8年获首批省级文明校园荣誉称号。

2、青海民族大学简介

青海民族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12日,是新中国第一所民族院校,是青藏高原上的第一所高等学府。1956年9月经国务院正式定名为青海民族学院。学校于1979年招收藏语言文学、民族史专业硕士研究生,1981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是改革开放后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也是青海省最早开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单位。2009年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2011年,青海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签订协议共建青海民族大学。2018年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民族地区发展,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共发展、与青海共命运,谱写了青海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气壮山河的精彩华章。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有效汇聚了李文实、芈一之、胡安良、祁顺来、毛继祖、贾晞儒、吴启勋、马成俊、李军乔、林鹏程等一批知名学者,极大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学校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学校现有1237名教职工,专任教师801名,其中正高级职称165名、副高级职称283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693名。拥有“双聘院士”1名、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领军人才2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7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全国先进工作者1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名,全国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名、全国优秀教师5名、全国模范教师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名、青海省高端人才千人计划杰出人才1名、青海学者2名、全省“最美教师”1名、全省“最美高校辅导员”2名等。

3、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简介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始于1903年创办于天津的“北洋工艺学堂”,是我国兴办最早的高等工业职业院校之一。学校1952年开始主要面向石油工业服务,1958年迁至河北省承德市。2021年,教育部批准以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为办学主体,与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合并转设为职业本科院校。学校是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院校、全国机械行业服务先进制造高水平骨干职业院校、中国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一带一路”联盟创始成员单位,入选《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三十年三十校”,获评河北省就业创业工作典型示范高校,连续两年在“金平果”职业本科院校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位列全国第五。自2008年起,学校连续15年蝉联“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22年,学校获评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

学校面向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100余人,成人学历教育学生5000余人。探索实践“以产业为导向、岗位为基石”的现场工程师等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与华为、长城汽车、万华化学等企业联合成立产业学院5个,与中国石油共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与中国海油共建“技能人才培养联盟”,与100余家能源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获批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7项(全国职业院校排名第一),获评“河北省校企合作十佳示范项目”,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近年来,学生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等国家级技能竞赛奖项220项,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省级以上称号40人,培养出我国“首口万米科探井”现场实施负责人吕晓钢、全国劳动模范孙玲玲等一大批卓越技术技能人才,是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等企业招聘技术技能人才的首选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居河北省同类院校前列,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河北省专家组评价我校就业创业工作“制度全、工作实、做法好、亮点多、示范强”。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