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5江西高考物理类535分能上什么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5-10-31 17:41:28

2025年江西高考物理类考生535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35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江西物理类535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江西高考物理类535分能上什么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江西高考物理类535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江西高考物理类535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武汉工程大学(公办)、江苏师范大学(公办)、集美大学(公办)、江西理工大学(公办)、安徽工业大学(公办),一共825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江西高考理工类535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江西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35分的院校一共有25所。其中公办院校24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25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武汉工程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35/50804
2024江苏师范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35/50449
2024集美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35/50549
2023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中外/港澳理科本一535/40645
2023四川轻化工大学公办理科本一535/40934
2023齐鲁工业大学公办理科本一535/41058
2022武汉工程大学(中外合作)公办理科本一535/31642
2022浙江农林大学公办理科本一535/32027
202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中外合作)公办理科本一535/31980
在江西物理类535分可以上的大学(共25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江西高考物理类535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江西高考物理类535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集美大学简介

集美大学地处福建省厦门市,是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是交通运输部与福建省、自然资源部与福建省、福建省与厦门市共建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硕士推免生资格单位,大陆唯一获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批准具有开展台湾船员适任培训资格的院校。

学校办学始于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1918年创办的集美学校师范部和1920年创办的集美学校水产科、商科,迄今已有105年历史。1994年,集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集美航海学院、集美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厦门水产学院、福建体育学院合并组建集美大学。2004年,原厦门市工业学校成建制并入。学校以“诚毅”为校训,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坚持“嘉庚精神立校,诚毅品格树人”,在海内外享有广泛声誉。

2、四川轻化工大学简介

四川轻化工大学是四川省人民政府、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是一所集工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农学、医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学校坐落于两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贡市和宜宾市,现有李白河、汇东、宜宾、黄岭四个校区。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教育传统优秀,连续两次获得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是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优先培育单位、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首批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川省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四川省首批创新改革试点高校、四川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科研单位、中国酒业协会授牌与五粮液集团共建的“中国白酒学院”。

学科建设:学校现有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化学工艺、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发酵工程等3个四川省重点学科;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学科;现有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36个二级学科及交叉学科;有电子信息、生物与医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药学、法律、教育、音乐、美术与书法、设计、会计、农业13个专业学位类别,涵盖36个专业学位领域。

3、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简介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坐落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300余人。教师队伍中入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10人、中科院“百人计划”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8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广西八桂学者8人、广西特聘专家7人、广西优秀专家4人、广西“十百千”第二层次人选15人、广西八桂青年学者2人、广西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4人、广西教学名师12人、广西卓越学者6人、广西高校“百人计划”10人、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杰出人才支持计划领军人物2人;有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1个、自治区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广西人才小高地3个、广西创新团队6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