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5云南高考理科581分能上什么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5-10-27 18:17:28

2025年云南高考理科考生581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81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云南理科581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云南高考理科581分能上什么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云南高考理科581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云南高考理科581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东北大学(公办)、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公办)、东北电力大学(公办)、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公办)、江南大学(公办),一共269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云南高考理工类581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云南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81分的院校一共有13所。其中公办院校13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13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东北大学(预科)公办理科本一581/13036
2024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公办理科本一581/13036
2024东北电力大学公办理科本一581/13036
202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预科)公办理科本一581/9409
2023兰州大学公办理科本一581/9409
2023南京师范大学公办理科本一581/9409
2022东北大学(预科)公办理科本一581/13224
2022南京邮电大学公办理科本一581/13224
2022西南交通大学(预科)公办理科本一581/13224
在云南理科581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3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云南高考理科581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云南高考理科581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兰州大学简介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和良好声誉。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世界49个国家和地区的276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牵头成立的“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成员总数达184个。在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建有3所孔子学院。与美国德雷塞尔大学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合作办学项目,与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合作举办兰州大学威尔士学院。

2、南京师范大学简介

南京师范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的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该学堂是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后历经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时期;其另一源头为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后发展为金陵大学,1951年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曾称金陵女子大学)合并,成立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在原南京大学、公立金陵大学等有关院系的基础上组建南京师范学院,校址设在原金陵女子大学校址。1984年改办成南京师范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高校行列。2000年南京动力高等专科学校并入。2015年成为江苏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目前,学校正在着力建设“特色鲜明、有国际影响的一流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积极实施“顶天立地”战略,科研成果追求原创,力攀高峰。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和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全国妇联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全国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研究基地、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江苏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各1个。共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46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7项、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2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15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3项;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和《自然》上发表第一作者单位论文6篇,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1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第一单位),13部专著入选“国家哲学社科成果文库”,科研成果入选200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和“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我校教师主持、历时8年修订的点校本《史记》,入选《光明日报》“2013十大文化亮点”和《中华读书报》“2013十大文化事件”。

3、南京邮电大学简介

南京邮电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其前身是1942年诞生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战邮干训班,是我党、我军早期系统培养通信人才的学校之一。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为本科高校,取名南京邮电学院;2005年4月,更名为南京邮电大学。学校原为邮电部和信息产业部直属重点高校,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现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邮政局与江苏省)共建,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再次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013年10月,原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正式并入南京邮电大学。学校秉承“信达天下 自强不息”的南邮精神,践行“厚德、弘毅、求是、笃行”的校训,发扬“勤奋、求实、进取、创新”的校风。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为特色,理、工、经、管、文、教、艺、法等多学科相互交融,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等多层次教育协调发展的高校。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现有仙林、三牌楼、锁金村、江宁四个校区,25个教学机构,在浦口区设有办学点,另外还在扬州举办了独立学院——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3000余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21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为55.23%,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比例为97.89%。引进江苏省属高校首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现有中国两院院士(含双聘)8人,国外院士9人、IEEE Fellow12人,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1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17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49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0人。现有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一大批教师作为会士、专委会主任、专家等活跃在国际电联、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通信学会、电子学会、计算机学会、自动化学会、统计学会等机构。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