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考生多少分能上肇庆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肇庆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肇庆学院在安徽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肇庆学院
2025年安徽高考考生要想上肇庆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76分左右(位次39098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74分左右(位次163404名左右)。
1、2024年肇庆学院在安徽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93分(位次32026),物理类为511分(位次110485)。
2、2023年肇庆学院在安徽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77分(位次33320),物理类为469分(位次115865)。
3、2022年肇庆学院在安徽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07分(位次32336),物理类为473分(位次117629)。
注:以上只是安徽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肇庆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肇庆学院在安徽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安徽(历史类) | 本科 | 493 | 32026 | 462 |
2024 | 安徽(历史类) | 本科 | 512 | 24898 | 462 |
2023 | 安徽(历史类) | 本二 | 477 | 33320 | 440 |
2022 | 安徽(历史类) | 本二 | 507 | 32336 | 48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安徽(物理类) | 本科 | 511 | 110485 | 465 |
2023 | 安徽(物理类) | 本二 | 469 | 115865 | 427 |
2022 | 安徽(物理类) | 本二 | 473 | 117629 | 43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安徽高考多少分能上肇庆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肇庆学院简介
肇庆学院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省教育厅主管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位于广东省珠三角城市肇庆(距广州90公里)。学校坐落于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中,与星湖山水相互呼应,尽显优美秀丽,堪称读书治学之佳境。学校前身是1970年创办的肇庆地区师范学校,1975年更名为肇庆地区五·七师范学院,1977年更名为肇庆师范专科学校。1985年,西江大学与肇庆师范专科学校实行“两校一体”办学模式,开启综合性高等教育办学历程。1990年,肇庆师范专科学校撤销独立建制和校名,成为西江大学师范部。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西江大学和肇庆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本科层次的省市共建的肇庆学院。200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6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2017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办学五十多年来,肇庆学院不忘初心,砥砺奋进,谱写了一篇中国地方大学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华章,培养了22万多名各类优秀人才,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持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推动高等教育优质内涵发展。学校办学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现有省级的特色重点学科2个、优势重点学科1个、重点培育学科1个、重点扶持学科1个,“冲补强”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3个、省市共建重点学科3个,市重点学科3个,机械工程学科为珠江学者设岗学科,拥有教育、电子信息、设计三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按照“做强新工科、做优新师范、做特新艺术、提升新文科、发展新农科”的建设思路,构建学科专业体系。目前有60个在招本科专业,其中工学19个、理学10个、艺术学9个、教育学6个、文学6个、管理学5个、法学3个、经济学1个、历史学1个。全日制本科在校学生26268人。
学校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不断拓展社会服务领域和发展空间。目前学校建有市(厅)级以上科研平台45个,其中省级科研平台23个。肇庆学院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广东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广东省专利技术创业孵化器、广东省版权兴业示范基地、第五批广东省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广东省女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和就业实习基地、首批广东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有肇庆市协创汽车零部件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肇庆高新区创新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和智库12个,建有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公共服务平台7个。积极开展创新科研团队建设,现有广东省普通高校创新团队4个。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傅廷栋牵头在学校共建国家油菜工程技术中心成果转化(广东)示范基地和西江流域油菜实验基地;农业农村部在学校建立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肇庆综合试验站;“广东省环境健康与资源利用实验室”获批为省重点实验室;获农业农村部批准在学校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与鼎湖、高要、四会、肇庆高新区管委会、广佛肇(怀集)合作区管委会等建立起了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在科技、产业、教育、乡村振兴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建有2个文科和6个理工科产业学院,实现理工科二级学院产业学院全覆盖,其中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立项2个,已列入项目类管理的校级产业学院3个。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1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63项。依托“中国砚都”的地方历史文化底蕴,全力打造工艺美术、产品设计、旅游管理等特色专业,“王府掐丝画”团队获得专利和版权保护150多项,在G20峰会被选为国礼,同时被选为60多个国家驻广州总领事馆的专用礼品,是“肇庆文创龙头品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