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考生多少分能上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在云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云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2025年云南高考考生要想上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21分左右(位次25149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78分左右(位次64502名左右)。
1、2024年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在云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38分(位次18271),物理类为499分(位次50532)。
2、2023年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在云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16分(位次18406),物理类为480分(位次50284)。
3、2022年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在云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60分(位次16942),物理类为497分(位次49921)。
注:以上只是云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在云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云南(历史类) | 本二 | 538 | 18271 | 480 |
2023 | 云南(历史类) | 本二 | 516 | 18406 | 465 |
2022 | 云南(历史类) | 本二 | 560 | 16942 | 50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云南(物理类) | 本二 | 499 | 50532 | 420 |
2023 | 云南(物理类) | 本二 | 480 | 50284 | 405 |
2022 | 云南(物理类) | 本二 | 497 | 49921 | 43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云南高考多少分能上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简介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是一所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省教育厅主管、省财政厅协管的全日制财经类本科院校,现有2个校区,占地760亩主校区地处湖南湘江新区,位于岳麓山下、湘江之滨、梅溪湖畔,雷锋校区位于长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雷锋街道。学校是教育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高校、湖南省“十四五”应用特色学科建设高校,是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应用优秀案例单位、“湖南省文明高等学校”“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先进单位”和“湖南省综治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设有会计学院、财政金融学院、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信息技术与管理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工程管理学院、经济地理学院(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外国语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厚生国际教育学院、雷锋学院等16个二级院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理学、教育学、艺术学8大门类;开设有50个本科专业,以财经类专业为主,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财政学、金融学、投资学、税收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商务经济学、国际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电子商务、土地资源管理、工程造价、金融数学、商务英语、旅游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经济统计学、金融科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供应链管理、工商管理等专业,其他专业也突出财经特色,其中,6个专业(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财政学)获批为“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英语、电子信息工程、税收学、行政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国际商务、金融数学、网络与新媒体)获批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历年来考生报考率、第一志愿录取率、毕业生就业率均名列省内同类院校前茅。致力于服务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将90%以上招生计划用于招录省内学生,文科(历史)类考生招录人数连续五年均居湖南同批次高校首位。学校202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1.56%,在全省同层次本科院校中名列前茅。近年学校毕业生省内就业比例超70%,15%以上的毕业生进入省内各级财政税务系统和银行工作;超过30%的毕业生被大型国企、事业单位等录取。自建校以来,累计为社会培养了10余万名毕业生,活跃在湖南财政、会计、金融、证券等领域,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