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江高考591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91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浙江591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浙江高考591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浙江高考591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公办)、中国医科大学(公办)、中国民航大学(公办)、上海体育大学(公办)、湖北大学(公办),一共826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浙江高考591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浙江省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91分的院校一共有12所。其中公办院校12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12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 | 公办 | 综合类 | 1段 | 591/63069 |
2024 | 中国医科大学 | 公办 | 综合类 | 1段 | 591/63557 |
2024 | 中国民航大学 | 公办 | 综合类 | 1段 | 591/62864 |
2023 | 河南大学 | 公办 | 综合类 | 1段 | 591/62248 |
2023 | 上海师范大学 | 公办 | 综合类 | 1段 | 591/61848 |
2023 | 北京工商大学 | 公办 | 综合类 | 1段 | 591/62174 |
2022 | 湖北工业大学 | 公办 | 综合类 | 1段 | 591/57449 |
2022 | 西安理工大学 | 公办 | 综合类 | 1段 | 591/58416 |
2022 | 长春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综合类 | 1段 | 591/57557 |
在浙江591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2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浙江高考591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浙江高考591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河南大学简介
河南大学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学科门类齐全、专业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河南大学创立于1912年,始名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首任校长为林伯襄先生,校园选建于河南贡院 旧址之上。后历经中州大学 、 国立开封中山大学 ( 又称国立第五中山大学 )、省立河南大学 等阶段 ,1942年升格为国立河南大学 。 1952年院系调整 ,部分院系或独立建校或并入兄弟高校,校本部更名为河南师范学院 。后又经开封师范学院 、河南师范大学 等阶段,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 校名。 2008年10月,学校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17年9月,学校入选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2月,学校再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111年来,学校恪守“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形成“团结、勤奋、严谨、朴实”的校风和以“百折不挠、自强不息”为核心的大学精神,培养70多万名各类人才,为教育振兴、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作出突出贡献。
2、西安理工大学简介
西安理工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入选高校,工信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陕西省国家“双一流”培育高校。学校是我国水利水电、装备制造行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和科研中心之一。
长期以来,学校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秉承“祖国、荣誉、责任”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知行统一”的办学理念,培养了20余万名各类专门人才,其中有多位两院院士、重要党政领导和杰出企业家,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特别是为国家水利水电、装备制造行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全面提高质量为核心,着力加强内涵建设,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稳步提升。
3、长春中医药大学简介
学校肇始于1950年成立的长春市立中医进修学校,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长春中医学院,2006年更名为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校是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十三五”以来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73”项目、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重大重点科技项目62项;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512项;获得各级科研奖励131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现有东北亚中医药研究院、吉林省人参科学研究院、长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医药中试平台、国家中药质量检测技术平台(北方)、国家现代中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以中医药方向为主导的各级各类科研平台155个,其中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93个;获得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奖励146项,其中国家级35项,学校被教育部评为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20年我校代谢病团队入选全国仅5家的国家首批中医药多学科交叉创新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