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西高考理科考生463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463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陕西理科463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陕西高考理科463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陕西高考理科463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承德医学院(公办)、山东政法学院(公办)、福建警察学院(公办)、内江师范学院(公办)、河北工程大学(公办),一共563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陕西高考理工类463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陕西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63分的院校一共有24所。其中公办院校24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24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承德医学院 | 公办 | 理科 | 本二 | 463/69040 |
2024 | 山东政法学院 | 公办 | 理科 | 本二 | 463/69642 |
2024 | 福建警察学院 | 公办 | 理科 | 本二 | 463/69286 |
2023 | 山西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463/49551 |
2023 | 长春理工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463/49336 |
2022 | 华东交通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463/51928 |
2022 | 湖南工业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一 | 463/51872 |
2022 | 锦州医科大学 | 公办 | 理科 | 本二 | 463/52303 |
在陕西理科463分可以上的大学(共24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陕西高考理科463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陕西高考理科463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承德医学院简介
承德医学院是一所隶属于河北省人民政府领导的全日制高等医学本科院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承德市。建校以来,学校秉承“政治坚定、仁爱至诚、敬佑生命、甘于奉献”的承医精神,“仁爱至诚 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恪守“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校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征途上,开拓奋进、砥砺前行。
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2117人(含直属附属医院),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32人,正高职称247人、副高职称578人,博士和硕士人员1416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模范教师、优秀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省突出贡献专家、政府特帖专家、青年技术拔尖人才、“三三三”人才等专家荣誉称号近百人次。有博士研究生导师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43人。
2、山西大学简介
山西大学是中国办学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部省合建大学。
学校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日益增强。近年来,承担了地基引力波探测大科学装置、国家超算(太原)中心、山西省黄河实验室等一大批重大科研任务。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科技发明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国家级科研奖励近20项。“十三五”期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级重点项目1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4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306项。大力强化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国有骨干企业合作共建十多个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山西省十多个地市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高校,山西大学科技园成为国家大学科技园。
3、湖南工业大学简介
湖南工业大学是一所具有65年办学历史的综合性大学,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株洲工学院更名为湖南工业大学,同年合并了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过程中,先后有湖南城市建设学校、湖南省财会学校并入。学校的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58年创办的株洲市师范学校。
学校拥有湖南省“世界一流培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内双一流建设学科”设计学;材料科学、工程科学、化学、生物与生物化学4个学科跻身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先进包装材料研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全国包装广告研究基地”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拥有“生物医用纳米材料与器件”“生物质纤维功能材料”等9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拥有2个湖南省工程实验室、4个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3个湖南省高等学校“2011协同创新中心”以及“产品包装创新工业设计中心”“包装设计艺术与技术研究基地”等4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与湖南省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株洲市霞湾建材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组建“建筑墙体节能新材料”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联合建设了“湖南省高校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和“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