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宁夏高考文科考生446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446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宁夏文科446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宁夏高考文科446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宁夏高考文科446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民办)、四川工商学院(民办)、武昌工学院(民办)、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民办)、华北理工大学轻工学院(民办),一共83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4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宁夏高考文史类录取线为446分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3-2021年各大学在宁夏(文史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46分的院校一共有19所。其中公办院校2所,民办院校17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19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3 |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 民办 | 文科 | 本二 | 446/7066 |
2023 | 四川工商学院 | 民办 | 文科 | 本二 | 446/7066 |
2023 | 武昌工学院 | 民办 | 文科 | 本二 | 446/7066 |
2022 | 金陵科技学院 | 公办 | 文科 | 本二 | 446/7553 |
2022 | 河南工程学院 | 公办 | 文科 | 本二 | 446/7553 |
2022 | 武昌工学院 | 民办 | 文科 | 本二 | 446/7553 |
2021 | 上海杉达学院 | 民办 | 文科 | 本二 | 446/8527 |
2021 | 青岛黄海学院 | 民办 | 文科 | 本二 | 446/8527 |
2021 | 山东英才学院 | 民办 | 文科 | 本二 | 446/8527 |
在宁夏文科446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9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宁夏高考文科446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宁夏高考文科446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四川工商学院简介
四川工商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综合性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始建于 2001 年的“四川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04 年设置为独立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2015 年转设为普通本科高校。建有成都和眉山 2 个校区,分别坐落在成都市郫都区和眉山市东坡区。
学科专业 学校现有二级学院 11 个,本科专业 39 个,涵盖工学、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 6 大学科门类。近三年建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4 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 6 个、省级重点特色专业 7 个;10 余次在全国全省专业建设会上作经验交流,30 余所兄弟院校来校考察学习;学校承担省(市)级教学科研项目 450 余项,获得各类教学科研经费 670 余万元,获得省、市级教学与科研成果奖 25 项。
2、武昌工学院简介
武昌工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创建于2002年,2012年由独立学院转设为普通民办本科高校,更名为武昌工学院。学校办学层次以本科为主,由国家统一下达普通高校招生计划,面向全国招生,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和普通专升本自主招生权。
学校秉承“厚德、笃学、自强、求新”的校训,践行“敬业、修身、治学、树人”的教风,培育“尊师、善学、明志、笃行”的学风,因材施教,分类教学,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识结构合理、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2019年,学校获评“中评榜”湖北民办高校十强、广州日报应用大学排行榜——湖北民办院校十强。2020年,学校在广州日报应用大学排行榜中稳居湖北民办院校十强。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学校在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中位居前列,跻身中国高水平民办大学。
3、金陵科技学院简介
金陵科技学院坐落于六朝古都南京,是一所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任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教育部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单位、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创始单位、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主席单位。2021年获批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前身是1980年成立的新中国第一所全日制城市职业大学——金陵职业大学和1958年成立、1984年复建的南京市农业专科学校。2002年6月经教育部和省市政府批准,两校合并筹建金陵科技学院,2005年3月正式成立。
当前,学校紧扣“两全”主题(全心育人育才、全力服务南京),坚持“两建”目标(高质量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高水平建设新兴应用型大学),深化“两化”战略(南京化体系战略、网络化体系战略),不断加强学校内涵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奋力谱写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新兴应用型大学建设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