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湖南高考物理类537分能上什么大学2025(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5-09-02 07:09:14

2025年湖南高考物理类考生537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37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湖南物理类537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湖南高考物理类537分能上什么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湖南高考物理类537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湖南高考物理类537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南方医科大学(公办)、辽宁大学(公办)、成都理工大学(公办)、杭州师范大学(公办)、四川师范大学(公办),一共871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湖南高考理工类537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湖南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37分的院校一共有40所。其中公办院校40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40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南方医科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37/51364
2024辽宁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37/51364
2024成都理工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37/51364
2023延边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37/50694
2023浙江农林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37/50694
2023浙江中医药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37/50694
2022南京工业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37/40423
2022长沙理工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37/40423
2022浙江农林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537/40423
在湖南物理类537分可以上的大学(共40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湖南高考物理类537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湖南高考物理类537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辽宁大学简介

辽宁大学是一所具备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艺等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即沈阳崇山校区、沈阳蒲河校区和辽阳武圣校区。学校占地面积2222亩,校舍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

学校公共服务体系较为完善,设有图书馆、校史馆、档案馆、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等。图书馆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馆藏文献371万册(件),其中古籍线装书14万余册,是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是联合国出版署指定的联合国文件托存图书馆,是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的“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历史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珍藏2000余件文物和2万余号生物标本。

2、浙江中医药大学简介

学校现有滨文校区和富春校区,占地面积1500余亩,下设20个二级学院(教学单位),拥有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新华医院)、附属第三医院(浙江省中山医院)等3所直属附属医院,以及附属杭州市中医院、附属省立同德医院、附属温州市中医院、附属宁波市中医院等4所同质化管理附属医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其中硕博士研究生5200余人、学历留学生800余人),教职工1500余人。学校是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国名中医、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浙江省特级专家等一大批专家学者。

学校发挥中医药特色,积极推进社会服务与对外合作交流。先后与省内外10余个市(县、区)开展战略合作,共建浙江中医药大学金华研究院(浙中实验室)、浙江中医药大学富阳研究院等7个地方研究院,设立技术转移中心、专家工作站等一批校地合作平台。学校是首批获得港澳台地区招生权、首批免试招收香港学生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建有浙江省来华留学生中医文化教育基地,招收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境)外学生。先后与美国、英国、捷克、日本等5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160多个教育、科研、医疗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建有2所孔子学院、1所海外分校、4个海外中医药中心、1个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中医药)。

3、南京工业大学简介

南京工业大学办学历史可溯源于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2001年由化工部南京化工大学与建设部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是首批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牵头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学校秉承“明德、厚学、沉毅、笃行”的校训,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形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鲜明特色。

学校现有教职工3300余人,拥有高级职称人员16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11人、第八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级人才182人次,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团队15个,省部级重点高层次人才384人次,省部级重点高层次团队43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