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考生多少分能上天津城建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天津城建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天津城建大学在广东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广东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天津城建大学
2025年广东高考考生要想上天津城建大学本科批:物理类预估需497分左右(位次153225名左右)。
1、2024年天津城建大学在广东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78分(位次54013),物理类为501分(位次146808)。
2、2023年天津城建大学在广东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为494分(位次151354)。
3、2022年天津城建大学在广东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为507分(位次131978)。
注:以上只是广东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天津城建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天津城建大学在广东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478 | 54013 | 428 |
2024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479 | 53556 | 428 |
2024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491 | 44779 | 428 |
2024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493 | 43413 | 428 |
2024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22 | 26602 | 428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01 | 146808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06 | 137881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09 | 132066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10 | 130881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18 | 117634 | 442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494 | 151354 | 439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04 | 135424 | 439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07 | 131239 | 439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25 | 106219 | 439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07 | 131978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15 | 119251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19 | 112870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28 | 100745 | 44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广东高考多少分能上天津城建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天津城建大学简介
天津城建大学是天津市属普通高等学校,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天津大学第四分校,依托天津大学开办本科教育;1979年,更名为天津大学建筑分校,1987年,更名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13年,更名为天津城建大学。
科研实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日益提升。学校现有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平台31个,其中国家工程中心1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和天津市工程中心8个、天津市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人文社科基地1个、高校智库1个、天津市科技创新智库1个、天津市成果转化中心1个、协同创新中心2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1个、天津市科普基地8个、“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1个。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成立跨学科创新研究院4个。近五年,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71项;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1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7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90部;发明专利授权200余件。2020年首次获得天津市专利奖,2023年首次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重点项目。近三年年均科技经费1.1亿元。
师资队伍建设持续加强,高层次人才显著增加。学校高层次人才数量持续提升,其中国家级工程项目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天津市青年拔尖人才1人、天津市特聘教授1人、青年学者3人、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7人、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4人、天津市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天津市人才推进计划青年科技优秀人才3人、天津市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拥有6支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2支天津市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支天津市“项目+团队”创新类B级团队、1支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团队、1支天津市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示范团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