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考生多少分能上河海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河海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河海大学在河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河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河海大学
2025年河南高考考生要想上河海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608分左右(位次1344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83分左右(位次35996名左右)。
1、2024年河海大学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84分(位次4004),物理类为583分(位次36841)。
2、2023年河海大学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610分(位次3112),物理类为578分(位次39314)。
3、2022年河海大学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81分(位次3294),物理类为572分(位次35312)。
注:以上只是河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河海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河海大学在河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河南(历史类) | 本一 | - | - | 521 |
2024 | 河南(历史类) | 本一 | 584 | 4004 | 521 |
2023 | 河南(历史类) | 本一 | 610 | 3112 | 547 |
2023 | 河南(历史类) | 本一 | 612 | 2853 | 547 |
2022 | 河南(历史类) | 本一 | - | - | 527 |
2022 | 河南(历史类) | 本一 | 581 | 3294 | 527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 | - | 511 |
2024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583 | 36841 | 511 |
2024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584 | 35948 | 511 |
2023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578 | 39314 | 514 |
2023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588 | 30481 | 514 |
2023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608 | 17028 | 514 |
2023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610 | 15925 | 514 |
2022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 | - | 509 |
2022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572 | 35312 | 509 |
2022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576 | 31813 | 509 |
2022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596 | 17463 | 509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河南高考多少分能上河海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河海大学简介
河海大学是一所拥有百余年办学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实施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双一流”建设以及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一百多年来,学校在治水兴邦的奋斗历程中发展壮大,被誉为“水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学校在南京市、常州市设有西康路校区、江宁校区和常州校区,占地面积2464亩。
河海大学源于1915年由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创办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是中国第一所培养水利人才的高等学府,开创了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先河。张闻天、沈泽民等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河海求学,并从这里走上革命道路。1924年与东南大学工科合并成立河海工科大学,1927年并入第四中山大学土木工程系(后历经江苏大学工学院土木系、中央大学工学院水利组、中央大学水利系、南京大学水利系等多次更名)。1952年,南京大学水利系与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水利系科以及华东水利专科学校组建华东水利学院,钱正英为首任院长。1960年,学校被中共中央认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85年恢复传统校名“河海大学”,邓小平同志题写了校名。
学校设有水文水资源学院、水利水电学院、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环境学院、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土保持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新能源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学院、地理与遥感学院、数学学院、商学院、经济与金融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与安全工程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系、大禹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河海里尔学院等专业院系。学校现有教职工3636名,具有高级职称的1654名;现有院士5人(其中外籍院士3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03人次,省部级各类人才培养计划600余人次,博士生导师604人。现有各类学历教育学生5万余名,其中研究生18536人,普通本科生21571人,留学生1562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