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西考生多少分能上山东建筑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山东建筑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山东建筑大学在广西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广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山东建筑大学
2025年广西高考考生要想上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03分左右(位次15519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21分左右(位次116925名左右)。
1、2024年山东建筑大学在广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99分(位次16582),物理类为479分(位次70819)。
2、2023年山东建筑大学在广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98分(位次21444),物理类为422分(位次85700)。
3、2022年山东建筑大学在广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73分(位次29542),物理类为444分(位次65872)。
注:以上只是广西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山东建筑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山东建筑大学在广西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西(历史类) | 本科 | 499 | 16582 | 400 |
2024 | 广西(历史类) | 本科 | 508 | 14403 | 400 |
2023 | 广西(历史类) | 本二 | 498 | 21444 | 428 |
2022 | 广西(历史类) | 本二 | 473 | 29542 | 421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西(物理类) | 本科 | 479 | 70819 | 371 |
2024 | 广西(物理类) | 本科 | 506 | 52186 | 371 |
2023 | 广西(物理类) | 本二 | 422 | 85700 | 347 |
2022 | 广西(物理类) | 本二 | 444 | 65872 | 343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广西高考多少分能上山东建筑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山东建筑大学简介
山东建筑大学地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会——泉城济南。
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231人,其中专任教师1720人,具有博士学位人数为105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1.34%。拥有日本工程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双聘)11人,长江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山东省“一事一议”引进顶尖人才、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领军人才、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省“外专双百计划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98人次,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省教书育人楷模、省高校师德标兵等57人,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国家级虚拟教研室、省优秀创新团队、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省研究生导学团队等教学科研创新团队60个。其中“房屋建筑学课程思政团队”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土木结构安全与防灾教师团队”“城乡空间设计与绿色技术集成教师团队”获批“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筑结构移位与加固改造”团队是山东省属高校唯一土木工程方向教育部创新团队。
研究成果丰硕。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大会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国家教学成果奖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3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1项,省部级科研奖251项(其中一等奖23项),现存国家内有效发明专利授权1407件。其中,2002年,鹿晓阳教授主持的《等壁厚弯管塑性成形理论及其工艺工装设备》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王崇杰教授主持的《太阳能和浅层地热能在建筑中利用的关键技术应用与开发》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刘甦教授主持的《面向区域的建筑学专业创新性、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年,张鑫教授主持的《建筑物移位改造工程新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是山东省唯一在建筑学、土木工程领域均获国家科技奖高校;2023年,崔艳秋教授主持的《“数字转型、五维重构”的土建类专业新形态课程探索与实践》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近五年,教师发表(收录)SCI、SSCI、A&HCI、EI、CSSCI等论文15545篇,学校年均科技活动经费2.46亿元,主持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6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45项,其中,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课题)6项、省级重大重点项目35项。2019年,崔东旭教授主持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村镇社区空间优化与布局”,获批经费3508万元,是目前我省城乡规划领域承担的最高层次的重大项目;2020年,张鑫教授主持的“既有结构性能评估与加固改造基础研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实现了学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上的突破;2021年,于德湖教授主持的“绿色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关键技术、成套装备及应用”获批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获批经费3000万元,是目前我校获批资助经费最大的省级项目;2022年,陈飞勇院士主持的“管道污垢沉积/清洁模型及其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获批经费300万元,实现了我校国际合作研发领域工作取得的新突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