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5云南高考理科354分能上哪些专科学校(近三年可以报考的公办民办大学)

更新时间:2025-09-15 13:57:37

2025年云南高考理科考生354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354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云南理科354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云南高考理科354分能上哪些专科学校(近三年可以报考的公办民办大学)

一、云南高考理科35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云南高考理科35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专科批):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公办)、南充电影工业职业学院(民办)、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民办)、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公办)、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公办),一共473所专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云南高考理工类354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云南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354分的院校一共有12所。其中公办院校8所,民办院校4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1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11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公办理科专科354/142777
2024南充电影工业职业学院民办理科专科354/142777
2024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民办理科专科354/142777
2023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公办理科专科354/135748
2023西安汽车职业大学民办理科专科354/135748
2023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民办理科专科354/135748
2022青海民族大学(加试藏语文专业)公办理科本二354/142994
2022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公办理科专科354/142994
2022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公办理科专科354/142994
在云南理科354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2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云南高考理科354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云南高考理科354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于2004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改设为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江西省技术工人养成学校(首任校长为时任江西省政府主席邵式平)和创建于1956年的洪都职工业余大学。中国工程院两位院士,强五飞机主管设计师陆孝彭和K8飞机总设计师石屏曾先后担任过学校副校长和名誉校长。

④江西勤勇创力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江航南城实训基地(南城通用机场),以开展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培训为核心起点,致力于与现代职业院校和顶级航空企业一起,构建高标准航空维修技术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航空维修技术人才产教融合型公共实训基地”。

2、南宁职业技术大学简介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南宁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前身为1984年创建的南宁职业大学。2009年11月,学校通过教育部、财政部示范建设验收,成为全国首批28所、广西首家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019年7月,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高等专科学校”。2019年12月,成功入选全国56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

学校积极探索与本科院校联合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与桂林旅游学院联合举办旅游管理等产教融合应用型本科专业;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开展高端应用型本科人才联合培养;与南宁师范大学联合开展县级中职学校教师定向培养本科教育。

3、唐山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是河北省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办学底蕴深厚,可追溯到始建于1951年的唐山市卫生学校,至今已有70年办学历史。2001年4月,经河北省政府批准,原唐山市卫生学校、唐山市农业学校、唐山市商业学校、唐山市财贸干校合并组建唐山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学院以“优秀”等级通过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被确定为河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2018年,获批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荣誉称号;2019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职学校”,列入河北省“双高”建设行列。2020年,学院顺利通过河北省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复核。实施“双高”建设以来,学院获国家级项目数量位列全国前91名,跻身全国先进行列。

师资力量不断提升。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院打造出一支技艺精湛、师德高尚、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779人,正高级职称84人,副高级职称265人,专任教师633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及以上教师518人。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河北省教学名师、 燕赵英才、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三层次人选近30人,建有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和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