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5浙江高考593分能上哪些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5-04-20 17:31:36

2025年浙江高考593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93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浙江593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浙江高考593分能上哪些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浙江高考593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浙江高考593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宁波大学(公办)、南京林业大学(公办)、上海海洋大学(公办)、安徽财经大学(公办)、华中农业大学(公办),一共833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浙江高考593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浙江省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93分的院校一共有12所。其中公办院校12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12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宁波大学公办综合类1段593/60791
2024南京林业大学公办综合类1段593/61243
2024南京林业大学公办综合类2段593/60940
2023浙江理工大学公办综合类1段593/60018
2023中国民航大学公办综合类1段593/59434
2022江苏大学公办综合类1段593/55189
2022浙江工商大学公办综合类1段593/56155
2022浙江财经大学公办综合类1段593/55505
在浙江593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2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浙江高考593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浙江高考593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浙江理工大学简介

浙江理工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市,是一所底蕴深厚的百年老校、特色鲜明的工科强校、多学科兼具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拥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省级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学校入选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拥有23门国家一流课程,4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5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2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

2、中国民航大学简介

中国民航大学隶属于中国民用航空局,是一所工、管、理、经、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行业性大学,是中国民用航空局、天津市、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天津市“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教育理念,着力培养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国际化人才。

学校与中国国际航空、东方航空、南方航空、海航航空、厦门航空及亚洲航空、国泰航空、长荣航空等运输企业,与民航局空管局、首都机场集团、西部机场集团等运行单位,与中国商飞、中国航发、中航工业、中电科、波音公司、空客公司等制造企业,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津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法国航空航天大学校集团、巴西航空理工学院、韩国交通大学、哈萨克斯坦民航学院等国内外高水平大学,与中国航空学会、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中国航空运输协会、意大利航空航天企业协会、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等组织,与华为、浪潮、联通等知名企业,与天津市、云南省、北京市等地方政府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学校培养了大批兴业人才,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和薪酬指数始终居于全国高校前列,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3、浙江工商大学简介

浙江工商大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杭州,前身是创建于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创校之初即为我省商业教育之先驱,也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商业专门学校之一。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杭州商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浙江工商大学。百余年来学校一直秉承商科办学传统,尤其是1998年从原商业部直属院校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以来,学校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以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为主,法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商务部和教育部共建大学。2017年,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统计学、工商管理学科入选省优势特色学科名单。

学校主办的《商业经济与管理》和《浙江工商大学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双双进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等核心期刊评价体系;分别被评为“全国高校权威社科期刊”和“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两刊均为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期刊影响力稳居Q1区,期刊影响因子居全国前列。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