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考生多少分能上武昌首义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武昌首义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武昌首义学院在云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云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武昌首义学院
2025年云南高考考生要想上武昌首义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99分左右(位次35402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20分左右(位次104960名左右)。
1、2024年武昌首义学院在云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12分(位次28901),物理类为445分(位次86858)。
2、2023年武昌首义学院在云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98分(位次26326),物理类为416分(位次93773)。
3、2022年武昌首义学院在云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28分(位次31453),物理类为453分(位次79989)。
注:以上只是云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武昌首义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武昌首义学院在云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云南(历史类) | 本二 | 512 | 28901 | 480 |
2023 | 云南(历史类) | 本二 | 498 | 26326 | 465 |
2022 | 云南(历史类) | 本二 | 528 | 31453 | 50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云南(物理类) | 本二 | 445 | 86858 | 420 |
2023 | 云南(物理类) | 本二 | 416 | 93773 | 405 |
2022 | 云南(物理类) | 本二 | 453 | 79989 | 43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云南高考多少分能上武昌首义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武昌首义学院简介
武昌首义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前身是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系中国首批独立学院之一。2000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军威文化传播集团合作兴办华中科技大学军威学院,翌年3月更名为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2015年5月转设更为现名。2023年,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学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秉承“学以广才、志以成学”校训,遵循“立德树人、质量为本”办学理念,弘扬“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发扬“诚信、进取、勤俭、严实”的校风,立足湖北、面向中部、辐射全国,加强顶层设计,推进改革创新,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原全国政协主席、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俞正声,时任教育部部长周济,原湖北省委书记蒋祝平、罗清泉,原湖北省政协主席王生铁等亲临学校视察指导;原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原中央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受聘担任学校名誉理事长;著名教育家朱九思先后任学校首任校长和名誉校长,原军事科学院院长刘精松上将、著名教育家章开沅、原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院士、原中国台湾地区教育部门负责人吴清基任学校名誉校长。
学校坚持国家战略引领发展,建设优势特色学科专业集群。设有信息科学与工程、机电与自动化、城市建设、外国语、经济管理、新闻与文法、艺术设计、马克思主义等8个学院和基础科学部。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学校坚持“以一流标准建设优势专业、以国家(区域)战略导向培育新兴专业、以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专业、以社会需求动态调整专业”的思路,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现有40个本科专业分布于6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工为主,工、文、法、经、管、艺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布局。紧紧围绕湖北省“51020”发展战略,组建了智能制造、智能建造、融媒体传播等七个优势特色学科专业集群。推进国家、省、校三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2019年在全省民办高校中唯一入选首批“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重点(培育)本科专业3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优势特色学科(群)2个,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和专业综合改革项目试点专业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和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8个,荆楚卓越人才计划项目3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