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云南高考文科597分能上什么大学2025(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4-12-10 17:32:44

2025年云南高考文科考生597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97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云南文科597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云南高考文科597分能上什么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云南高考文科597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云南高考文科597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上海大学(公办)、云南大学(公办)、上海政法学院(公办)、宁夏大学(公办)、山西大学(公办),一共161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云南高考文史类597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云南省(文史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97分的院校一共有14所。其中公办院校14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14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上海大学(预科)公办文科本一597/3662
2024云南大学公办文科本一597/3662
2024上海政法学院公办文科本一597/3662
2023同济大学(预科)公办文科本一597/1625
2023东北大学公办文科本一597/1625
2023兰州大学(民族班)公办文科本一597/1625
2022天津外国语大学(中外合作)公办文科本一597/6300
2022天津外国语大学(非通用语种专业)公办文科本一597/6300
2022苏州科技大学公办文科本一597/6300
在云南文科597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4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云南高考文科597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云南高考文科597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云南大学简介

云南大学始建于1922年,1923年正式开学,时为私立东陆大学,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是我国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1937年,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出任校长,一大批著名学者受聘到校任教,奠定了学校较高的发展基础和深厚的学术底蕴,开创了云大办学历史上的第一个辉煌时期。20世纪40年代,云南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包括文、法、理、工、农、医等学科在内,规模较大,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中国著名大学之一。1946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云南大学列为中国15所在世界最具影响的大学之一。

学校大力实施“学术兴校”战略,科学研究成绩显著。学校先后主持国家“973计划”“863计划”项目6项,国家水专项重大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6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8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10项,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团队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8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何梁何利奖、全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惠特克杰出生态学家奖、国际青年古生物学家“Hodson Award”奖等多项大奖。荣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杰出贡献奖3项、特等奖3项。20余篇论文发表于《Nature》《Science》和《中国社会科学》。学校主办有《思想战线》《云南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思想战线》是首批入选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的11种期刊之一。

2、同济大学简介

同济的100年,是与中华民族命运休戚与共的100年;

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16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

3、苏州科技大学简介

苏州科技大学坐落在文蕴醇厚、文脉绵长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由原苏州城建环保学院与原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江苏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主持起草国内首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地方法规;参与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学校教师领衔主持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助力苏州荣获国内唯一的“李光耀世界城市奖”,承担埃塞俄比亚新城规划,成为“中国经验”贡献“一带一路”典范;共建苏州乡村振兴研究院,联合研制国内首部农业农村现代化考评体系。创建城市水体评价体系与城市河湖协同修复技术,广泛惠及长三角城市并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率先开展苏南软土建成区复杂地下空间建设,大型复杂结构防灾关键技术成功应用于冬奥会场馆等重大工程。城市发展智库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2022年度高校智库百强榜。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基地为江苏省决策咨询重点研究基地。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