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福建考生多少分能上陕西科技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陕西科技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陕西科技大学在福建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福建新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陕西科技大学
2025年福建新高考考生要想上陕西科技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19分左右(位次9401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35分左右(位次50127名左右)。
1、2024年陕西科技大学在福建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为555分(位次37896)。
2、2023年陕西科技大学在福建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22分(位次9532),理科为533分(位次37323)。
3、2022年陕西科技大学在福建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30分(位次10657),理科为521分(位次40605)。
注:以上只是福建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陕西科技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陕西科技大学在福建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文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福建(文科) | 本科 | 522 | 9532 | 453 |
2022 | 福建(文科) | 本科 | 530 | 10657 | 468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理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福建(理科) | 本科 | 555 | 37896 | 449 |
2024 | 福建(理科) | 本科 | 571 | 29120 | 449 |
2024 | 福建(理科) | 本科 | 577 | 26068 | 449 |
2023 | 福建(理科) | 本科 | 533 | 37323 | 431 |
2023 | 福建(理科) | 本科 | 534 | 36876 | 431 |
2023 | 福建(理科) | 本科 | 546 | 31148 | 431 |
2022 | 福建(理科) | 本科 | 521 | 40605 | 428 |
2022 | 福建(理科) | 本科 | 533 | 34324 | 428 |
2022 | 福建(理科) | 本科 | 538 | 31903 | 428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福建高考多少分能上陕西科技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陕西科技大学简介
陕西科技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及“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建设高校,是陕西省国家“双一流”培育高校和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被团中央确定为全国50所、陕西省唯一普通高校基层团建试点单位,荣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先进单位”“陕西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示范学校”“陕西省绿色学校”“全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陕西省高校易班发展中心”“陕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依托学校成立,入选首批陕西省思想政治工作重点研究基地,学校荣获“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是全国第一所三届蝉联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决赛一等奖的高校,连续五年荣获全国易班优秀共建高校。
学校聚焦科技前沿、国家战略、国民经济主战场、生命健康,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十三五”以来,共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2890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重大重点项目等;获得科技成果奖励333项,省部级以上奖励16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9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4项;出版著作141部,SCI二区以上收录论文3065篇。授权国内发明专利2564件,国外专利61件。连续9年位居全国高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排名前50位、陕西省属高校第1位;进入“最新中国高校专利转让榜单”20强,成为国家80所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之一。深度融入陕西高质量发展 “秦创原”科技创新总平台,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积极推动“一院一市”校地合作,先后成立了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前沿科学与技术转移研究院,与省内外地方政府合作成立技术转移中心6个,为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行业技术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