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海考生多少分能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青海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青海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5年青海高考考生要想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69分左右(位次1757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364分左右(位次14282名左右)。
1、2024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青海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为449分(位次1584)。
2、2023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青海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70分(位次646),物理类为363分(位次10759)。
3、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青海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为399分(位次8159)。
注:以上只是青海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青海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青海(历史类) | 本一 | 470 | 646 | 406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青海(物理类) | 本一 | 449 | 1584 | 343 |
2024 | 青海(物理类) | 本一 | 477 | 2939 | 343 |
2024 | 青海(物理类) | 本一 | 522 | 1235 | 343 |
2023 | 青海(物理类) | 本一 | 363 | 10759 | 330 |
2023 | 青海(物理类) | 本一 | 417 | 1923 | 330 |
2023 | 青海(物理类) | 本一 | 462 | 2427 | 330 |
2022 | 青海(物理类) | 本一 | 399 | 8159 | 335 |
2022 | 青海(物理类) | 本一 | 468 | 2816 | 33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青海高考多少分能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学校因服务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1960年设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学校前身),隶属原中央(军委)气象局,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划转江苏省人民政府主管,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等多方共建。现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
学校秉承“艰苦朴素、勤奋好学、追求真理、自强不息”的优良校风,恪守“明德格物、立己达人”的校训,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培养拔尖精英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国际化人才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了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获2022年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级众创空间、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学生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等众多竞赛最高奖项。毕业班学生获省级及以上奖项超60%。学校位列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第33位。近三年,研究生省级以上竞赛获奖614项,其中,国家级获奖251项。本科生毕业去向落实率95%以上,升学率(含出国)43.04%以上。建校以来,已培养各类毕业生20余万人,校友中涌现出一批两院院士、部委领导、央企高管、战略专家、国际组织官员等杰出人才,众多校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气象行业的业务骨干和科研精英,学校被誉为“气象人才的摇篮”。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英国雷丁大学、曼彻斯特大学,俄罗斯国立水文气象大学等100多所世界著名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英国雷丁大学合作创办的雷丁学院,是首批“江苏—英国高水平大学联盟”高校;与爱尔兰东南理工大学联合举办的沃特福德学院,开展面向信息工科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是全国少见的同时拥有两个本硕一体化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高校。建有国际教育学院,拥有中国政府、商务部、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江苏省政府奖学金、南京市政府奖学金等招收来华留学生资格;创办巴哈马大学“孔子学院”;设在学校的“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及“亚太经社会/台风委员会培训中心”,已为158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5100余名高级气象科技人员和管理者,是全球学员覆盖范围最广、质量名列前茅的培训中心,多次获世界气象组织高度评价和嘉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