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考生多少分能上南京林业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南京林业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南京林业大学在河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河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南京林业大学
2025年河南高考考生要想上南京林业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96分左右(位次2318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59分左右(位次60884名左右)。
1、2024年南京林业大学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56分(位次10619),物理类为513分(位次126985)。
2、2023年南京林业大学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93分(位次6067),物理类为557分(位次61944)。
3、2022年南京林业大学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61分(位次7749),物理类为548分(位次61756)。
注:以上只是河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南京林业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南京林业大学在河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河南(历史类) | 本一 | 556 | 10619 | 521 |
2023 | 河南(历史类) | 本一 | 593 | 6067 | 547 |
2022 | 河南(历史类) | 本一 | 561 | 7749 | 527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 | - | 511 |
2024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513 | 126985 | 511 |
2024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576 | 43459 | 511 |
2023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 | - | 514 |
2023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557 | 61944 | 514 |
2023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576 | 41196 | 514 |
2022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548 | 61756 | 509 |
2022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549 | 60499 | 509 |
2022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565 | 42195 | 509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河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南京林业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南京林业大学简介
南京林业大学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以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理、工、农、文、管、经、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
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2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80余人,博士生导师268人,具有高级职称114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其他国家级人才3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省部级教学名师11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部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4人,省“333工程”二、三层次、“青蓝工程”“六大高峰”等各类省级人才计划469余人;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及“青蓝工程”等省级创新团队18个。
学校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瞄准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双碳”等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支撑高质量发展。“十四五”以来,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项、课题27项,国家生物育种科技专项 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1项。在《Nature》《PNAS》等国际顶刊发表高水平论文33篇, ESI高被引论文381篇,审认定良种40个,获植物新品种权79个,制/修订国际/国家标准62项。学校先后获国家级科技奖励60余项、省部级科技奖励4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建有“林木遗传与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林木遗传与种质创新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林木生物质低碳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机电产品包装生物质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林木生物质先进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南方现代林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林产化学与材料国际创新高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等国家级创新平台5个、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50余个。建有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生态文明建设与林业发展研究院)、江苏省决策咨询基地(江苏生态林业与双碳战略研究基地)、江苏省高校社科普及基地(江苏省生态科普教育示范基地)。7份智库成果获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40余份智库成果获中央部委和江苏省等省部级领导批示,20余份成果被全国人大、政协、江苏省委省政府等采纳或采用。持续发布《生态林业蓝皮书》和《生态文明绿皮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