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考生多少分能上山东师范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山东师范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山东师范大学在江苏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江苏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山东师范大学
2025年江苏高考考生要想上山东师范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25分左右(位次29075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48分左右(位次82355名左右)。
1、2024年山东师范大学在江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27分(位次27733),物理类为544分(位次87182)。
2、2023年山东师范大学在江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26分(位次27627),物理类为544分(位次81927)。
3、2022年山东师范大学在江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05分(位次33554),物理类为511分(位次95228)。
注:以上只是江苏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山东师范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山东师范大学在江苏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 | 527 | 27733 | 478 |
2024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 | 532 | 25450 | 478 |
2024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 | 550 | 17924 | 478 |
2024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 | 578 | 8656 | 478 |
2023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 | 526 | 27627 | 474 |
2023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 | 564 | 12849 | 474 |
2023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 | 576 | 9337 | 474 |
2022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 | 505 | 33554 | 471 |
2022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 | 558 | 8305 | 471 |
2022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 | 560 | 7704 | 471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44 | 87182 | 462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48 | 82304 | 462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55 | 73919 | 462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90 | 38211 | 462 |
2023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44 | 81927 | 448 |
2023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53 | 73153 | 448 |
2023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54 | 72168 | 448 |
2023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84 | 44516 | 448 |
2023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88 | 41159 | 448 |
2022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11 | 95228 | 429 |
2022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34 | 70648 | 429 |
2022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46 | 58088 | 429 |
2022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64 | 40275 | 429 |
2022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71 | 34005 | 429 |
2022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72 | 33159 | 429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江苏高考多少分能上山东师范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山东师范大学简介
山东师范大学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济南。建校70余年来,学校植根齐鲁文化沃土,汲取泉城人文灵韵,秉承“尊贤尚功、奋发有为”的校园精神和“弘德明志、博学笃行”的校训,自觉传承创新齐鲁文化,努力彰显教师教育特色,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专业齐全、学位体系完备、师资人才充沛、社会声誉优良的综合性高等师范院校。
坚守教师教育特色,建立起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等教育类型齐全的教育体系,形成从培养教育学学士、硕士、博士以及博士后研究一体化的教育理论人才培养体系,是全省同时拥有这2个培养体系的唯一高校。是全省最早承担“国培计划”的高校,入选全国第一批教师数字素养评价、发展与研究示范基地,牵头成立黄河流域“两省一区”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研究院、山东省高等院校教师教育联盟。教育理论研究与应用方面成果显著,获奖总数居省属高校首位。体现教师教育特点和优势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等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填补山东省空白。
“十二五”以来,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841项。2012年,成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单位;2019年,成为首个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的山东省省属高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6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4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类)23项,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鲁迅文学奖1项,山东省社会科学重大成果奖6项,山东省自然科学最高奖等。4部著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人文社科整体实力进入全国前50强。1个团队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团队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并获滚动支持。主办6种学术期刊。学校获全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