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南高考物理类考生546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46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湖南物理类546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湖南高考物理类546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湖南高考物理类546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郑州大学(公办)、华南农业大学(公办)、青岛大学(公办)、山西大学(公办)、华侨大学(公办),一共895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湖南高考理工类546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湖南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46分的院校一共有40所。其中公办院校39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40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郑州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46/44249 |
2024 | 华南农业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46/44249 |
2024 | 青岛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46/44249 |
2023 | 中国民航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46/44188 |
2023 | 三峡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46/44188 |
2023 | 天津科技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46/44188 |
2022 | 大连海事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46/34203 |
2022 | 南京农业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46/34203 |
2022 | 湖南师范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46/34203 |
在湖南物理类546分可以上的大学(共40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湖南高考物理类546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湖南高考物理类546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郑州大学简介
郑州大学(简称郑大,英文简称:ZZU)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兴办,法定住所地为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学校总占地面积6100余亩,主校区位于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主校区南校园位于郑州市大学北路75号,主校区北校园位于郑州市文化路97号,主校区东校园位于郑州市大学北路40号,主校区西校园位于郑州市科学大道157号;现代制造河南实验室(洛阳)位于洛阳市周山大道6号。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4.4万余人、研究生2.6万余人,以及来自96个国家的留学生2700余人。
郑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校党委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确立了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办学定位,努力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区域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出了一流大学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力争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2、天津科技大学简介
天津科技大学位于渤海之滨、海河之畔,是中央和地方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高校,是以工为主、工理文农医经管法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天津双城之“滨城”唯--所拥有本硕博完整教育体系的大学。建校65载,学校秉承“坚持拓展轻工特色,精心培育行业中坚,矢志服务国计民生”的办学传统,弘扬“尚德尚学尚行 爱国爱校爱人”的校训精神,为国家培养了近20万名毕业生,造就了一大批卓有建树的学术名家和行业翘楚,赢得了公认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
当前,学校正紧紧抓住“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快建设拥有世界一流学科的高水平特色大学,努力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浪潮中乘风破浪、扬帆前行。
3、南京农业大学简介
南京农业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经、管、工、文、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双一流”建设高校。现任校党委书记王春春,校长陈发棣。
南京农业大学人才培养涵盖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继续教育及干部培训等各层次,建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和植物生产、动物科学类、农业生物学虚拟仿真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是首批通过全国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优秀评价的大学之一。2000年,获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2014年,首批入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园艺、风景园林、茶学、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农林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土地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英语、社会学、农村区域发展、旅游管理、应用化学、生物科学、生物技术、金融学、会计学、草业科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34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环境科学、生态学、园林、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中药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动物药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人力资源管理、法学、投资学等13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以“诚朴勤仁”为核心的南农精神,培养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情怀、南农品质”的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人才,先后造就包括62位院士在内的30余万名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