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黑龙江考生多少分能上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在黑龙江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黑龙江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2025年黑龙江高考考生要想上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392分左右(位次27517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00分左右(位次34488名左右)。
1、2024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在黑龙江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88分(位次10724),物理类为487分(位次38734)。
2、2023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在黑龙江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391分(位次13735),物理类为502分(位次15045)。
3、2022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在黑龙江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29分(位次12884),物理类为422分(位次40304)。
注:以上只是黑龙江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在黑龙江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黑龙江(历史类) | 本科 | 488 | 10724 | 410 |
2023 | 黑龙江(历史类) | 本一A | 442 | 6386 | 430 |
2023 | 黑龙江(历史类) | 本二A | 391 | 13735 | 341 |
2022 | 黑龙江(历史类) | 本二A | 429 | 12884 | 36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黑龙江(物理类) | 本科 | 487 | 38734 | 360 |
2024 | 黑龙江(物理类) | 本科 | 491 | 37390 | 360 |
2024 | 黑龙江(物理类) | 本科 | 505 | 32966 | 360 |
2024 | 黑龙江(物理类) | 本科 | 520 | 28339 | 360 |
2024 | 黑龙江(物理类) | 本科 | 553 | 19053 | 360 |
2024 | 黑龙江(物理类) | 本科 | 599 | 8902 | 360 |
2023 | 黑龙江(物理类) | 本一A | 502 | 15045 | 408 |
2022 | 黑龙江(物理类) | 本二A | 422 | 40304 | 308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黑龙江高考多少分能上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简介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创建于1915年的山东省第一所官办医学高等学校——山东省立医学讲习所,历经山东省立医学专科学校、山东省立医学院、华东白求恩医学院、山东医学院、山东医学院楼德分院、泰山医学院等历史发展时期。2017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实施科教融合改革,决定组建齐鲁医科大学(筹)。经教育部批准,2019年2月,由泰山医学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整合组建而成的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正式成立,同时挂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牌子,掀开了聚力改革创新、争创一流大学的崭新篇章。
校(院)有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拥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9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本科专业53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建设专业(群)5个,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对接产业专业群1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试点专业3个。27门课程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门课程入选省思政课“金课”和课程思政示范课。目前,在校全日制学生25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2000余人、研究生3300余人、留学生400余人。
拥有附属医院多家,并形成山一大医疗体系,年均直接服务群众就诊3000余万人次。有1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7个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在复旦大学版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上,有13个专科进入全国前十或获提名。曾在全国率先实现以省为单位基本消灭黑热病、丝虫病、疟疾、麻风病,夺得新中国灭病史上“四连冠”,其中丝虫病防治被世界卫生组织(WHO)誉为“中国的成功经验”和“创造性的成果”。目前指导全省开展职业病、皮肤病、寄生虫病、肿瘤早诊早治、辐射防护、防盲治盲、罕少见疾病等防治工作;拥有世界卫生组织合作中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