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考生多少分能上武汉东湖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武汉东湖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武汉东湖学院在河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河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武汉东湖学院
2025年河南高考考生要想上武汉东湖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83分左右(位次49591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48分左右(位次236432名左右)。专科批:历史类预估需390分左右(位次135993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334分左右(位次425579名左右)。
【本科批】
1、2024年武汉东湖学院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49分(位次78317),物理类为434分(位次262825)。
2、2023年武汉东湖学院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78分(位次84597),物理类为443分(位次256642)。
3、2022年武汉东湖学院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46分(位次99663),物理类为426分(位次275482)。
【专科批】
1、2024年武汉东湖学院在河南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214分(位次334890),物理类为321分(位次443518)。
2、2023年武汉东湖学院在河南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385分(位次198652),物理类为331分(位次436250)。
3、2022年武汉东湖学院在河南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379分(位次179514),物理类为327分(位次423925)。
注:以上只是河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武汉东湖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武汉东湖学院在河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河南(历史类) | 本二 | 449 | 78317 | 428 |
2024 | 河南(历史类) | 专科 | 214 | 334890 | 185 |
2023 | 河南(历史类) | 本二 | 478 | 84597 | 465 |
2023 | 河南(历史类) | 专科 | 385 | 198652 | 185 |
2022 | 河南(历史类) | 本二 | 446 | 99663 | 445 |
2022 | 河南(历史类) | 专科 | 379 | 179514 | 19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河南(物理类) | 本二 | 434 | 262825 | 396 |
2024 | 河南(物理类) | 专科 | 321 | 443518 | 185 |
2023 | 河南(物理类) | 本二 | 443 | 256642 | 409 |
2023 | 河南(物理类) | 专科 | 331 | 436250 | 185 |
2022 | 河南(物理类) | 本二 | 426 | 275482 | 405 |
2022 | 河南(物理类) | 专科 | 327 | 423925 | 19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河南高考多少分能上武汉东湖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武汉东湖学院简介
武汉东湖学院前身是武汉大学东湖分校,是全国最早设立的四所独立学院之一。2011年经教育部审核批准转设并更名为武汉东湖学院,由田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举办。学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全国创建“平安校园”示范学校、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高校、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五一劳动奖状、湖北省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示范点等荣誉。具有深深教育情怀的董事长周宝生是连续两届全国党代表、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企业家,学校创办初期,他就提出“办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并作为办学使命写入学校章程;2019年提出争创“教学、科研全国同类高校一流,党建、日常管理全国高校一流”的战略目标,努力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人才培养质量广获认可。学校高度重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与多家头部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无缝对接。近年来,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3661项,其中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以上奖项25项。学生申请专利并获受理32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26篇,获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11项,涌现出一批“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长江学子”等优秀学子。办学20余年,向社会输送了近8万名毕业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毕业生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率保持同类高校前列。
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学校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A类)、湖北省首批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湖北省“2011计划”)牵头高校。建有农业电子商务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9个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入选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服务体系资源分站。与多所知名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5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180余部,收录高水平论文1000余篇,专有授权专利1300余项。多项科技成果实现转化或应用,多份研究报告得到中央领导和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