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福建考生多少分能上忻州师范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忻州师范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忻州师范学院在福建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福建新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忻州师范学院
2025年福建新高考考生要想上忻州师范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85分左右(位次15144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65分左右(位次99670名左右)。
1、2024年忻州师范学院在福建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470分(位次18195),理科为503分(位次72303)。
2、2023年忻州师范学院在福建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483分(位次16797),理科为463分(位次79215)。
3、2022年忻州师范学院在福建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01分(位次18602),理科为472分(位次68381)。
注:以上只是福建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忻州师范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忻州师范学院在福建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文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福建(文科) | 本科 | 470 | 18195 | 431 |
2024 | 福建(文科) | 本科 | 482 | 15809 | 431 |
2024 | 福建(文科) | 本科 | 485 | 15247 | 431 |
2023 | 福建(文科) | 本科 | 483 | 16797 | 453 |
2023 | 福建(文科) | 本科 | 485 | 16353 | 453 |
2023 | 福建(文科) | 本科 | 488 | 15730 | 453 |
2023 | 福建(文科) | 本科 | 488 | 15730 | 453 |
2023 | 福建(文科) | 本科 | 490 | 15321 | 453 |
2022 | 福建(文科) | 本科 | 501 | 18602 | 468 |
2022 | 福建(文科) | 本科 | 505 | 17355 | 468 |
2022 | 福建(文科) | 本科 | 507 | 16748 | 468 |
2022 | 福建(文科) | 本科 | 510 | 15865 | 468 |
2022 | 福建(文科) | 本科 | 511 | 15575 | 468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理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福建(理科) | 本科 | 503 | 72303 | 449 |
2024 | 福建(理科) | 本科 | 503 | 72303 | 449 |
2024 | 福建(理科) | 本科 | 514 | 64612 | 449 |
2023 | 福建(理科) | 本科 | 463 | 79215 | 431 |
2023 | 福建(理科) | 本科 | 470 | 74446 | 431 |
2023 | 福建(理科) | 本科 | 471 | 73813 | 431 |
2023 | 福建(理科) | 本科 | 487 | 63399 | 431 |
2022 | 福建(理科) | 本科 | 472 | 68381 | 428 |
2022 | 福建(理科) | 本科 | 472 | 68381 | 428 |
2022 | 福建(理科) | 本科 | 472 | 68381 | 428 |
2022 | 福建(理科) | 本科 | 476 | 66050 | 428 |
2022 | 福建(理科) | 本科 | 476 | 66050 | 428 |
2022 | 福建(理科) | 本科 | 480 | 63715 | 428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福建高考多少分能上忻州师范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忻州师范学院简介
忻州师范学院始建于1958年,是经教育部2000年3月批准组建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为我省三所本科师范院校之一,是教育部、财政部确定的首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国务院授予全国高校唯一的“‘两基’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学校占地面积1619亩,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9700余人。在编教职工1285人,其中,专任教师953人,教授60人,副教授275人,博士186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7人。学校现有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入选者9人,山西省教学名师7人,山西省高校“131”优秀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5人,兼职博士生、硕士生导师43人。
学校现有43个本科专业,涵盖法、教、文、史、理、工、管、经、艺等9个学科门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财政部确定的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优势特色专业8个。现有山西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1个,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5个;山西省“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建设计划”培育项目1项,山西省协同创新培育项目1项,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新型研发机构1个,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山西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3个,山西省文物局科研基地1个;省级一流课程、精品课程24门;省级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普通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元好问研究、五台山文化研究处于领先水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