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西考生多少分能上山东交通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山东交通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山东交通学院在陕西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陕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山东交通学院
2025年陕西高考考生要想上山东交通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73分左右(位次18642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14分左右(位次104577名左右)。
1、2024年山东交通学院在陕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76分(位次17626),物理类为443分(位次83249)。
2、2023年山东交通学院在陕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71分(位次20047),物理类为415分(位次80892)。
3、2022年山东交通学院在陕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74分(位次18021),物理类为431分(位次73952)。
注:以上只是陕西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山东交通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山东交通学院在陕西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陕西(历史类) | 本二 | 476 | 17626 | 397 |
2023 | 陕西(历史类) | 本二 | 471 | 20047 | 403 |
2022 | 陕西(历史类) | 本二 | 474 | 18021 | 40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陕西(物理类) | 本二 | 443 | 83249 | 372 |
2024 | 陕西(物理类) | 本二 | 457 | 73655 | 372 |
2023 | 陕西(物理类) | 本二 | 415 | 80892 | 336 |
2023 | 陕西(物理类) | 本二 | 428 | 71750 | 336 |
2022 | 陕西(物理类) | 本二 | 431 | 73952 | 344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陕西高考多少分能上山东交通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山东交通学院简介
山东交通学院是一所以培养综合交通人才为办学特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山东省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人民政府与交通运输部共建高校。
学校坐落于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泉城济南,在济南、威海两地办学,设立济南长清校区、无影山校区、东校区和威海校区4个校区,在临沂市和威海市设有独立法人研究院。学校占地面积3200余亩,建筑面积98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1亿余元。纸质藏书220万余册,电子期刊180万余册。现有全日制在校本专科学生22000余人,研究生800余人,在读国际学生60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工近1900人,专任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近60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500余人,硕士学位近900人,研究生导师180余人。学校现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泰山学者、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省部级人才27人;拥有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发展计划16个。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2012-2020)》中,我校排名全国第162名,山东省第9名,全国新建本科院校第3名。
学校拥有市厅级及以上科研平台56个,包括1个全国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1个工信部实验室(山东)、1个省重点实验室(筹)、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11个,2个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5个省高等学校实验室、2个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重点行业领域事故防范技术研究中心(交通运输行业)、3个省大数据发展创新实验室、7个省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6个地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个地市级重点实验室、3个地市级工程实验室、3个地市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实验室。此外,还有1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个省级院士工作站、1个省交通运输科普基地。近五年,主持纵向课题约700项,纵横向科研经费累计6.7亿余元。出版专著180余部,发表SCI、SSCI、CSSCI等收录论文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200余篇;获授权专利2000余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20余项,其中“黄河中下游地区粉土路基建造支撑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高效智能全环境模拟道路加速加载实验系统研发”获得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改扩建高速公路路基差异沉降智能感知、预警与精细化控制及应用”获得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