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北考生多少分能上齐鲁理工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齐鲁理工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齐鲁理工学院在河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河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齐鲁理工学院
2025年河北高考考生要想上齐鲁理工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35分左右(位次74203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59分左右(位次188174名左右)。专科批:历史类预估需310分左右(位次173807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379分左右(位次301692名左右)。
【本科批】
1、2024年齐鲁理工学院在河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70分(位次53546),物理类为461分(位次186236)。
2、2023年齐鲁理工学院在河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38分(位次64857),物理类为456分(位次159494)。
3、2022年齐鲁理工学院在河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66分(位次53613),物理类为451分(位次151103)。
【专科批】
1、2024年齐鲁理工学院在河北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320分(位次167178),物理类为375分(位次306723)。
2、2023年齐鲁理工学院在河北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307分(位次175737),物理类为375分(位次263034)。
3、2022年齐鲁理工学院在河北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231分(位次187931),物理类为342分(位次260300)。
注:以上只是河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齐鲁理工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齐鲁理工学院在河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河北(历史类) | 本科 | 470 | 53546 | 449 |
2024 | 河北(历史类) | 专科 | 320 | 167178 | 200 |
2023 | 河北(历史类) | 本科 | 438 | 64857 | 430 |
2023 | 河北(历史类) | 专科 | 307 | 175737 | 200 |
2022 | 河北(历史类) | 本科 | 466 | 53613 | 443 |
2022 | 河北(历史类) | 专科 | 231 | 187931 | 20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河北(物理类) | 本科 | 461 | 186236 | 448 |
2024 | 河北(物理类) | 专科 | 375 | 306723 | 200 |
2023 | 河北(物理类) | 本科 | 456 | 159494 | 439 |
2023 | 河北(物理类) | 专科 | 375 | 263034 | 200 |
2022 | 河北(物理类) | 本科 | 451 | 151103 | 430 |
2022 | 河北(物理类) | 专科 | 342 | 260300 | 20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河北高考多少分能上齐鲁理工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齐鲁理工学院简介
齐鲁理工学院是一所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本科高校。前身为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2017年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连续五年在山东省教育厅分类考核中评为优秀。连续四年在校友会大学排行榜中位列全国同类高校第四位、理工类第一位。是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山东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山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支持单位、山东省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山东省校园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教育系统党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优秀单位、山东省双创示范基地、山东省女大学生就业创业“雏凤”巢、山东省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试点院校、首批山东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山东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山东教育慈善奖先进单位、山东省绿色学校。
建校以来,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质量立校、科技强校、人才兴校、依法治校、文化荣校”办学理念,秉承“知学、知道、知善、知美”校训,弘扬“尚德、尚礼、尚勤、尚新”校风,全面加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现已成为一所以理工为主,经、文、医、管、理、艺协同发展的普通本科高校。
【科学研究】主动对接国家、山东省重大发展战略,不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形成以理工科为优势的雁阵型学科发展布局。建有7个省级创新平台,4个省级教育研究基地。2019年学校成功举办“人工智能与忆阻计算应用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首届全国忆阻计算应用学术研讨会”,来自省内外500余名高校、行业的教授、专家参加论坛。2023年先后承办工业大数据与智能制造产业论坛,主办首届忆阻计算及应用国际会议(IEEE ICMCA 20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