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考生多少分能上成都锦城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成都锦城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成都锦城学院在四川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四川新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成都锦城学院
2025年四川新高考考生要想上成都锦城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05分左右(位次35221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71分左右(位次177151名左右)。专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47分左右(位次84462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21分左右(位次236218名左右)。
【本科批】
1、2024年成都锦城学院在四川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467分(位次68160),理科为475分(位次171949)。
2、2023年成都锦城学院在四川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00分(位次39245),理科为472分(位次141413)。
3、2022年成都锦城学院在四川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09分(位次37938),理科为465分(位次140289)。
【专科批】
1、2024年成都锦城学院在四川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447分(位次85022),理科为451分(位次204317)。
2、2023年成都锦城学院在四川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447分(位次86611),理科为421分(位次203002)。
3、2022年成都锦城学院在四川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447分(位次90320),理科为404分(位次207774)。
注:以上只是四川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成都锦城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成都锦城学院在四川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文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四川(文科) | 本一 | 529 | 20373 | 529 |
2024 | 四川(文科) | 本二 | 467 | 68160 | 457 |
2024 | 四川(文科) | 本二 | 502 | 38040 | 457 |
2024 | 四川(文科) | 专科 | 447 | 85022 | 150 |
2023 | 四川(文科) | 本一 | 527 | 20831 | 527 |
2023 | 四川(文科) | 本二 | 500 | 39245 | 458 |
2023 | 四川(文科) | 专科 | 447 | 86611 | 150 |
2022 | 四川(文科) | 本一 | 538 | 18985 | 538 |
2022 | 四川(文科) | 本二 | 509 | 37938 | 466 |
2022 | 四川(文科) | 专科 | 447 | 90320 | 15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理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四川(理科) | 本一 | 539 | 83354 | 539 |
2024 | 四川(理科) | 本二 | 475 | 171949 | 459 |
2024 | 四川(理科) | 本二 | 498 | 138841 | 459 |
2024 | 四川(理科) | 专科 | 451 | 204317 | 150 |
2023 | 四川(理科) | 本一 | 520 | 84257 | 520 |
2023 | 四川(理科) | 本二 | 472 | 141413 | 433 |
2023 | 四川(理科) | 专科 | 421 | 203002 | 150 |
2022 | 四川(理科) | 本一 | 515 | 83025 | 515 |
2022 | 四川(理科) | 本二 | 465 | 140289 | 426 |
2022 | 四川(理科) | 专科 | 404 | 207774 | 15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四川高考多少分能上成都锦城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成都锦城学院简介
成都锦城学院始建于2005年,其前身为四川大学锦城学院。2021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转为独立设置的普通高等学校,并更名为成都锦城学院。
锦城人才培养还有许多特色和亮点,例如:
学校以“做人第一,能力至上”为目标,开展“三大教育”(“三讲三心”明德教育、“一体两翼”知识教育、“三练三创”实践教育)、“四大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学生科研计划、大学生助教计划、大学生阅读经典计划),培养学生会做人,能做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