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4吉林高考历史类392分能上哪些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4-10-16 09:09:36

2024年吉林高考历史类考生392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392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吉林历史类392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2024吉林高考历史类392分能上哪些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吉林高考历史类392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吉林高考历史类392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内蒙古大学(公办),一共1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4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吉林高考文史类录取线为392分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3-2021年各大学在吉林省(文史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392分的院校一共有9所。其中公办院校5所,民办院校4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7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2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3河北金融学院公办文科本二A392/15108
2023山东工商学院(中外合作)公办文科本二A392/15108
2023武汉文理学院民办文科本二A392/15108
2022长治学院公办文科本二A392/19422
2022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民办文科本二A392/19422
2022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公办文科专科392/19422
2021通化师范学院公办文科专科392/17204
2021桂林学院民办文科本二A392/17204
2021沈阳科技学院民办文科本二A392/17204
在吉林历史类392分可以上的大学(共9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吉林高考历史类392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吉林高考历史类392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河北金融学院简介

河北金融学院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京津冀区域中心城市——保定市,是华北、西北地区唯一一所具有鲜明金融特色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院校,是河北省优先发展的金融人才培养基地,是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

7.产教融合:学校扎根行业办学,秉持“校企合作共同体”理念,发起成立中国技术经济学会金融科技专业委员会;与大型银行、保险、证劵等金融机构和企业签订150余项战略合作协议。适应学科专业向深度科技化、高度智能化、交叉融合化方向演进的趋势,积极抢占“新业态”下的财经人才培养高地,形成了“思政+专业+科技”新财经人才培养路径,率先与产业合作共建金融科技学院,培养能够适应未来、拥抱未来、引领未来的复合型人才。学校瞄准金融科技发展应用前沿,成立区块链应用研究中心,举办区块链应用发展高峰论坛;与保定市发改委、工商银行共同研发了保定市区块链综合金融服务平台。2020年以来,学校联合全国高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创新联盟、亚洲区块链产业研究院、清华大学、工信部、京东集团、华为集团等单位编写了《区块链:从核心技术到金融应用》《区块链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等系列丛书,为金融科技应用与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此外,学校还参与了工信部、人社部区块链应用人才国家标准编制、河北省和保定市区块链三年行动规划编制等一系列工作,有力地推动了金融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2、山东工商学院简介

山东工商学院前身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始建于1985年,隶属于原煤炭工业部,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题写“中国煤炭经济学院”校名。1998年9月,划转山东省管理。2003年2月更名为山东工商学院,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经济、管理、信息学科见长,财商教育特色鲜明,经管理工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财经类大学。

现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控制科学与工程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会计、电子信息、金融、应用统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法律7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历史性突破。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5个学科进入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应用经济学是山东省高水平培育学科。近五年,获批国家“两金”项目72项、省部级项目278项,获批省级科研创新团队13个、省级奖励24项,12项成果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74篇社情民意报告分别被全国政协、省政协、致公党中央等采用。

3、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简介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民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创建于1997年,原名“湘南文理专修学院”;1998年迁址长沙市岳麓区,更名为“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筹)”;2000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为高职专科学校;2005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15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学校教职员工1727人,其中自有专任教师1366人。自有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19.40%,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96.78%,“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31.41%。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4人,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48人。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