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西考生多少分能上遵义医科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遵义医科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遵义医科大学在广西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广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遵义医科大学
2025年广西高考考生要想上遵义医科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42分左右(位次34418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19分左右(位次43543名左右)。
1、2024年遵义医科大学在广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81分(位次21359),物理类为407分(位次129876)。
2、2023年遵义医科大学在广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45分(位次46316),物理类为514分(位次29127)。
3、2022年遵义医科大学在广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09分(位次16868),物理类为490分(位次38571)。
注:以上只是广西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遵义医科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遵义医科大学在广西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西(历史类) | 本科 | 481 | 21359 | 400 |
2024 | 广西(历史类) | 本科 | 482 | 21066 | 400 |
2024 | 广西(历史类) | 本科 | 497 | 17054 | 400 |
2024 | 广西(历史类) | 本科 | 502 | 15824 | 400 |
2023 | 广西(历史类) | 本二 | 445 | 46316 | 428 |
2022 | 广西(历史类) | 本二 | 509 | 16868 | 421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西(物理类) | 本科 | 407 | 129876 | 371 |
2024 | 广西(物理类) | 本科 | 477 | 72245 | 371 |
2024 | 广西(物理类) | 本科 | 483 | 67936 | 371 |
2024 | 广西(物理类) | 本科 | 503 | 54153 | 371 |
2024 | 广西(物理类) | 本科 | 535 | 34022 | 371 |
2024 | 广西(物理类) | 本科 | 562 | 20324 | 371 |
2024 | 广西(物理类) | 本科 | 563 | 19898 | 371 |
2023 | 广西(物理类) | 本二 | 514 | 29127 | 347 |
2022 | 广西(物理类) | 本二 | 490 | 38571 | 343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广西高考多少分能上遵义医科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遵义医科大学简介
遵义医科大学创建于1947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医学本科院校,曾用关东医学院、大连大学医学院、大连医学院等名称。1969年为支援“三线”建设,学校整体搬迁至贵州省遵义市,更名为遵义医学院。2018年更名为遵义医科大学,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经过7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以医学为主、多学科支撑、办学特色鲜明、办学实力雄厚的省属重点高校,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国家首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由新蒲校区、大连路校区及珠海校区3个校区组成,占地面积2515亩,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实体藏书204万余册,电子馆藏133万余册。有全日制在校生26000余人,下设29个教学院系、5所直属附属医院、6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学校高度重视对外交流合作与国际化教育,与遵义市、珠海市签订合作协议,合作建设大学科技园、贵州医药大健康产业研究院、珠海金湾医药产业研究院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地方发展;与浙江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国(境)内外高水平大学开展深度合作,推进协同育人;与茅台集团等大型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合作,实现校企共赢。2015年成立国际教育学院(贵州-东盟医学教育学院),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加入中国-东盟高校医学联盟、南亚东南亚医学教育与医疗卫生联盟、中国智慧教育联盟,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成立遵义教育与卫生红色文化交流中心(原遵义教育与卫生干部学院),加入“红医联盟”并成为副理事长单位,推动红色文化传承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