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北高考物理类考生531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31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河北物理类531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河北高考物理类531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河北高考物理类531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山东师范大学(公办)、山西医科大学(公办)、昆明医科大学(公办)、四川农业大学(公办)、江苏科技大学(公办),一共874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河北高考理工类531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河北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31分的院校一共有10所。其中公办院校10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10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山东师范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31/78429 |
2024 | 山西医科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31/78429 |
2024 | 昆明医科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31/78429 |
2023 | 河北工业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31/65566 |
2023 | 西华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31/65566 |
2023 | 福建医科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31/65566 |
2022 | 河北工业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31/57544 |
2022 | 浙江财经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31/57544 |
2022 | 河北经贸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31/57544 |
在河北物理类531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0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河北高考物理类531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河北高考物理类531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昆明医科大学简介
昆明医科大学是省属重点大学,前身是创建于1933年的东陆大学医学专修科,1956年独立建院,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8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0年云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并入,2012年更名为昆明医科大学,是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90年来,培养的10万余名全日制和10万余名非全日制高级医药卫生人才扎根边疆,服务基层,为云南卫生健康事业、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和边疆繁荣稳定做出了卓越贡献。
学校重视社会服务,积极开展医学及相关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是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承担社会责任,加强校地合作,开展教育、医疗、科技和文化对口帮扶。获全国文明校园、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云南省文明单位、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云南省医疗保险基金管理先进单位和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是国家公共机构节约型示范单位。
2、福建医科大学简介
福建医科大学创建于1937年,是我国建校较早的公立本科医学院校之一。80多年来,学校秉承“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训,砥砺“改善国民卫生的先锋,东南医药界的柱石”的初心,形成了“以人为本、求是至臻”的办学理念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孕育了“崇真向善、精诚致远”的校风、“厚德敬业”的教风和“博学笃行”的学风,推动学校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2020年,学校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当前,福建医科大学正在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坚定不移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医科大学,努力为健康中国、健康福建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3、浙江财经大学简介
浙江财经大学坐落在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经、管、文、法、理、工、艺、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类高校。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74年的浙江财政银行学校,1987年获准成立浙江财经学院,1991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3年更名为浙江财经大学,2014年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7年被列入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2018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3年被列入浙江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坚持把人才作为核心资源,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实力。在校教职工1800余人,专任教师1300余人,正高级职称190余人,副高级职称37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880余人。设有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教育部重点人才计划人选、国家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特级专家、省“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人选等省级以上人才160余人。另聘有10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