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西考生多少分能上陕西师范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陕西师范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陕西师范大学在广西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4年广西新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陕西师范大学
2024年广西新高考考生要想上陕西师范大学本科批:物理类预估需524分左右(位次24753名左右),历史类预估需570分左右(位次4236名左右)。
1、2023年陕西师范大学在广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为525分(位次24653),文科为567分(位次4720)。
2、2022年陕西师范大学在广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为482分(位次42772),文科为536分(位次9924)。
3、2021年陕西师范大学在广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为572分(位次9649),文科为591分(位次1915)。
注:以上只是广西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陕西师范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陕西师范大学在广西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理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广西(理科) | 专项计划批 | 552 | 15306 | - |
2023 | 广西(理科) | 本科提前批 | 577 | 9188 | - |
2023 | 广西(理科) | 本科提前批(优师专项) | 528 | 23504 | - |
2023 | 广西(理科) | 本科一批 | 525 | 24653 | 475 |
2022 | 广西(理科) | 高校专项计划本科批 | 542 | 16849 | - |
2022 | 广西(理科) | 本科提前批(国家公费师范生) | 572 | 9028 | 475 |
2022 | 广西(理科) | 本科提前批(优师专项) | 482 | 42772 | 475 |
2022 | 广西(理科) | 本科一批 | 560 | 11780 | 475 |
2022 | 广西(理科) | 本科一批(预科) | 536 | 18842 | 475 |
2021 | 广西(理科) | 本科一批 | 572 | 9649 | 487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文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广西(文科) | 专项计划批 | 584 | 2690 | - |
2023 | 广西(文科) | 本科提前批 | 602 | 1396 | - |
2023 | 广西(文科) | 本科提前批(优师专项) | 567 | 4720 | - |
2023 | 广西(文科) | 本科一批 | 578 | 3345 | 528 |
2022 | 广西(文科) | 高校专项计划本科批 | 589 | 2175 | - |
2022 | 广西(文科) | 本科提前批(国家公费师范生) | 596 | 1686 | 532 |
2022 | 广西(文科) | 本科提前批(优师专项) | 552 | 6792 | 532 |
2022 | 广西(文科) | 本科一批 | 601 | 1370 | 532 |
2022 | 广西(文科) | 本科一批(预科) | 536 | 9924 | 532 |
2021 | 广西(文科) | 本科一批 | 591 | 1915 | 53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4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4年广西高考多少分能上陕西师范大学,待2024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陕西师范大学简介
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教师的摇篮”。
学校坚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拔尖人才和高层次创新人才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育质量。有本科专业71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0个,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陕西省特色专业22个。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8门、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1门、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8门、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4门、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8项,全国优秀教材奖1项,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成果奖2项,全国艺术硕士研究生优秀毕业成果奖6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5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2个,教育部“人文科学试验班”“理科试验班”拔尖人才培养改革项目2个,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个,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是首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第二批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