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5河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南京工程学院(附2022-2024录取分数线)

更新时间:2025-06-20 18:20:14

2025年河南考生多少分能上南京工程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南京工程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南京工程学院在河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河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南京工程学院

一、2025年河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南京工程学院

2025年河南高考考生要想上南京工程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65分左右(位次7841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26分左右(位次106251名左右)。

1、2024年南京工程学院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29分(位次21553),物理类为548分(位次75686)。

2、2023年南京工程学院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67分(位次14300),物理类为524分(位次109013)。

3、2022年南京工程学院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45分(位次13783),物理类为550分(位次59236)。

注:以上只是河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南京工程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南京工程学院在河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招生省份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4河南(历史类)本一52921553521
2023河南(历史类)本一56714300547
2022河南(历史类)本一54513783527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2、物理类

年份招生省份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4河南(物理类)本一54875686511
2024河南(物理类)本一55369342511
2024河南(物理类)本一58832528511
2023河南(物理类)本一524109013514
2023河南(物理类)本一55959481514
2023河南(物理类)本一57443114514
2022河南(物理类)本一55059236509
2022河南(物理类)本一55256758509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河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南京工程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南京工程学院简介

南京工程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深厚工科底蕴、鲜明应用特色的江苏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CDIO工程教育改革”首批试点高校,国家机电控制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全国产学研合作典型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全国高等学校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应用型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江苏省高教学会应用型本科院校研究会理事长单位。2011年,入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2021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坚持以本科教育教学为中心。现有73个本科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6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机械、电气类专业为教育部首批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试点专业。建有国家级一流课程9门,省级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在线开放课程等各类省级课程92门。主编出版教材500余部,其中国家精品教材4部,入选国家规划教材96部,省级教材66部,获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2项。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4个,省级重点产业学院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校级工程化项目教学基地和项目工作坊80多个,与世界500强企业、国内龙头企业、行业骨干企业等合作共建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66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超5亿元。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完善“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项目教学为特色的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累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江苏省教学成果奖31项,全力打造高质量应用型本科教育名校。

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优化学科布局,构建了以工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理学、法学、艺术学等协同发展的学科体系。现有“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建设学科7个,工程学、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建有国家级电力仿真与控制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众创空间“天印梦工场”等国家级学科科研平台5个;江苏省配电网智能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智能制造装备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研究中心等省级学科科研平台21个。近五年来,学校获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等省部级科技奖41项(其中一等奖5项);获批省部级及以上项目634项,科研到款额超8亿元;授权发明专利1490项,转化专利692项,获评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江苏)基地分基地、省科技服务业“百强”机构、省知识产权贯标示范高校、省专利转化专项实施单位和南京市智能制造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现有机械、能源动力和艺术硕士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建有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4个。近五年,获批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及优秀教学案例3门,省研究生教育改革成果奖3项,研究生获“全国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4名。

相关推荐:

南京工程学院值得上吗?怎么样好不好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