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5湖北高考物理类497分能上哪些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4-11-12 13:41:26

2025年湖北高考物理类考生497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497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湖北物理类497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湖北高考物理类497分能上哪些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湖北高考物理类497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湖北高考物理类497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湖北师范大学(公办)、石家庄学院(公办)、廊坊师范学院(公办)、新余学院(公办)、湖北理工学院(公办),一共466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湖北高考理工类497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湖北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97分的院校一共有52所。其中公办院校50所,民办院校2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52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湖北师范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497/91965
2024石家庄学院公办物理类本科497/91965
2024廊坊师范学院公办物理类本科497/91965
2023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公办物理类本科497/81403
2023江西农业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497/81403
2023湖北理工学院公办物理类本科497/81403
2022河北经贸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497/65152
2022四川轻化工大学公办物理类本科497/65152
2022合肥学院公办物理类本科497/65152
在湖北物理类497分可以上的大学(共52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湖北高考物理类497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湖北高考物理类497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湖北师范大学简介

湖北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为主要学科门类,以教师教育为特色,以服务基础教育为主体的省属重点本科高等师范院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建设高校、湖北省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丹麦、瑞士、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新加坡、哈萨克斯坦、印度、日本等国家40多所高校及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学校长期坚持聘请外籍教师、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接收海外留学生来校进修和攻读学位,派遣教师到国外进修、教学和进行合作研究,派遣学生到国外大学学习深造。目前学校已与英国奥斯特大学合作在北爱尔兰建立了1所孔子学院、8所孔子课堂。学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不断拓展,国际合作办学格局良好。

2、佛山大学简介

佛山大学坐落于经济发达、人文荟萃的岭南历史文化名城——广东佛山,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肇始于1958年创办的佛山师范学院和华南农学院佛山分院,迄今已有66年办学历史,是一所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的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学校现有仙溪、江湾、河滨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近2200亩,总建筑面积63万余平米。

致力国际化办学,不断提升办学品质。举办中-德(环境工程、产品设计、数字媒体技术等)、粤-澳、粤-台(旅游管理、人工智能)等本/硕联合办学项目,与澳门科技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等10余所国境外高校开展博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组建粤港澳智能微纳光电技术联合实验室、国际膜生物学与环境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牵头成立粤港澳高校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健康联盟。

3、合肥大学简介

合肥大学是一所在“改革中诞生,开放中成长,创新中发展”的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80年的合肥联合大学,由新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杨承宗先生任首任校长,创办伊始即实行本科招生。学校实行的“适当收费、不包分配、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后勤社会化”办学模式,是引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创举,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小岗村”。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与合肥教育学院、合肥师范学校合并为合肥学院。2018年,学校整体进入安徽省第一批次招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3年11月30日,教育部正式同意合肥学院更名为合肥大学。

学校坚持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不断提高科研创新应用服务水平。学校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先后申报获批国内首个经济工程专业以及智能制造工程等6个新工科专业,调整专业11个。大力推进大众学院、轨道交通、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等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四链”协同融合。在应用研究领域精耕细作,共同组建巢湖研究院等省部级科研平台9个,服务巢湖治理等区域需求,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6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定点帮扶工作连续6年获“好”等次。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