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高考物理类考生537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537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湖北物理类537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一、湖北高考物理类537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湖北高考物理类537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福建师范大学(公办)、青岛科技大学(公办)、中北大学(公办)、承德医学院(公办)、福建农林大学(公办),一共710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湖北高考理工类537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湖北省(理工类)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537分的院校一共有36所。其中公办院校36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36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 | 院校 | 属性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位次 |
---|---|---|---|---|---|
2024 | 福建师范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37/58872 |
2024 | 青岛科技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37/58872 |
2024 | 中北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37/58872 |
2023 | 天津财经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37/54816 |
2023 | 福建师范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37/54816 |
2023 | 常州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37/54816 |
2022 | 中国民航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37/37555 |
2022 | 山西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37/37555 |
2022 | 江西师范大学 | 公办 | 物理类 | 本科 | 537/37555 |
在湖北物理类537分可以上的大学(共36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以上湖北高考物理类537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湖北高考物理类537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青岛科技大学简介
青岛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医、法、艺、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国家“111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强特色”高水平大学,被教育部评估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创业双50强高校”,被社会赞誉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
学校坚持教学立校,现有本科专业80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4个。17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国家级项目213项、省级项目139项。
2、中北大学简介
中北大学是一所由山西省人民政府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山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双共建,山西省人民政府管理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创办于1941年,前身是八路军总司令部在太行抗日根据地创办的我党我军第一所兵工学校——太行工业学校,被誉为“人民兵工第一校”。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全面深化本科教育综合改革,构建了具有中北特色的金字塔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建设体系和创新创业育人、军工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劳动育人等多维一体的特色育人新格局。学校获批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成功申报山西省双创示范基地。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位列20名。在最新校友会中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排名中挺进百强。在2020年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特等奖和AMS 奖,作为唯一国内高校问鼎最高奖项SIAM 奖。2023年,首次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中荣获特等奖,在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斩获金奖。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
3、常州大学简介
常州大学坐落于经济繁荣、人文荟萃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苏常州,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
学校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常州分院。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定名为江苏化工学院;1984年实行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联合办学机制;1992年成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原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管理的部属院校,并更名为江苏石油化工学院;2000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1年江苏省商业技工学校并入江苏石油化工学院;2002年学校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常州大学。学校历经46年的发展,现已建成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2020年学校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居全国第129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