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南考生多少分能上西安工程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西安工程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西安工程大学在湖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湖南新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西安工程大学
2025年湖南新高考考生要想上西安工程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76分左右(位次35261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06分左右(位次80630名左右)。
1、2024年西安工程大学在湖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478分(位次34594),理科为506分(位次81598)。
2、2023年西安工程大学在湖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475分(位次30623),理科为508分(位次74311)。
3、2022年西安工程大学在湖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07分(位次22821),理科为497分(位次74392)。
注:以上只是湖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西安工程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西安工程大学在湖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文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湖南(文科) | 本科 | 478 | 34594 | 438 |
2024 | 湖南(文科) | 本科 | 510 | 20835 | 438 |
2023 | 湖南(文科) | 本科 | 475 | 30623 | 428 |
2023 | 湖南(文科) | 本科 | 505 | 18467 | 428 |
2022 | 湖南(文科) | 本科 | 507 | 22821 | 451 |
2022 | 湖南(文科) | 本科 | 517 | 18283 | 451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理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湖南(理科) | 本科 | 506 | 81598 | 422 |
2024 | 湖南(理科) | 本科 | 517 | 69942 | 422 |
2023 | 湖南(理科) | 本科 | 508 | 74311 | 415 |
2023 | 湖南(理科) | 本科 | 521 | 63138 | 415 |
2023 | 湖南(理科) | 本科 | 533 | 53632 | 415 |
2022 | 湖南(理科) | 本科 | 497 | 74392 | 414 |
2022 | 湖南(理科) | 本科 | 508 | 64111 | 414 |
2022 | 湖南(理科) | 本科 | 509 | 63199 | 414 |
2022 | 湖南(理科) | 本科 | 516 | 56974 | 414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湖南高考多少分能上西安工程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西安工程大学简介
西安工程大学坐落在古城西安的兴庆湖畔、骊山脚下,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高校,现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高校、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高校,陕西省“双一流”培育高校。学校办学溯源于1912年创办的北京工业专门学校机织科,历经北平大学工学院机织工程系、西北工学院纺织工程系等发展阶段,1978年独立建校为西北纺织工学院,2006年更名为西安工程大学。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学士授权单位,1984年第二批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学校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成了本-硕-博一体化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历经100余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纺织、服装为特色,工、理、文、管、经、法、艺术、经济、交叉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校。
学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动专业内涵建设,现有本科招生专业56个,其中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专业9个;近年来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全面推进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现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4门;获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7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04项;入选“十四五”部委级规划教材100余部,省部级优秀教材40部;学校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在国内外竞赛中屡创佳绩,获“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奖4项,获国家级、省部级学科竞赛奖励3300余项,艺术类竞赛获奖规模位列全国普通高校Top10%。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获批教育部研究生教育主题案例4项,省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入选14项,省部级优秀研究生教材1部,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教学成果奖3项,省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建设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88个,持续推进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三大计划”,研究生在全国高水平学科竞赛中获奖层次和比例不断提升。
学校汇聚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欧洲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劳动模范、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10余人;获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师德先进集体、师德建设示范团队10余个,省级教学团队19个;省级教学名师12人。入选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陕西省“三五人才”、陕西省省级人才计划入选专家、陕西省师德标兵、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十佳辅导员”等100余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