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北考生多少分能上西南财经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西南财经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西南财经大学在湖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4年湖北新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西南财经大学
2024年湖北新高考考生要想上西南财经大学本科批:物理类预估需597分左右(位次20517名左右),历史类预估需589分左右(位次3029名左右)。
1、2023年西南财经大学在湖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为594分(位次22035),历史类为587分(位次3329)。
2、2022年西南财经大学在湖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为564分(位次22155),历史类为569分(位次4564)。
3、2021年西南财经大学在湖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为594分(位次18900),历史类为600分(位次3877)。
注:以上只是湖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西南财经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西南财经大学在湖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批 | 611 | 14686 | 424 |
2023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批(国家专项计划) | 602 | 18473 | 424 |
2023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批(中外合作办学) | 594 | 22035 | 424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批 | 586 | 12544 | 409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批(国家专项计划) | 578 | 15658 | 409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批(中外合作办学) | 564 | 22155 | 409 |
2021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批 | 615 | 10861 | 397 |
2021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批(中外合作办学) | 613 | 11541 | 397 |
2021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批(国家专项计划) | 601 | 15971 | 397 |
2021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批(中外合作办学) | 596 | 18030 | 397 |
2021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批(中外合作办学) | 594 | 18900 | 397 |
2021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批(中外合作办学) | 594 | 18900 | 397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批 | 594 | 2604 | 426 |
2023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批(国家专项计划) | 587 | 3329 | 426 |
2022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批 | 583 | 2784 | 435 |
2022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批(国家专项计划) | 579 | 3247 | 435 |
2022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批(中外合作办学) | 569 | 4564 | 435 |
2021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批 | 612 | 2347 | 463 |
2021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批 | 610 | 2565 | 463 |
2021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批 | 603 | 3454 | 463 |
2021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批 | 600 | 3877 | 463 |
2021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批(国家专项计划) | 611 | 2450 | 463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4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4年湖北高考多少分能上西南财经大学,待2024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西南财经大学简介
西南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成都,有光华、柳林两校区,辖地2300余亩。校园湖光柳影,芳草绿树,翩翩学者,蔚为大观,是著名的“园林式院校”,实乃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相结合,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研究,产出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获批中宣部首批“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金融安全与行为大数据实验室”,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以及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西财智库”等一批高水平研究机构和高端智库。学校不断加强对国家、行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着力打造国家“金融智库”和“西部财经智库”。不断发挥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提升合作交流质效,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做好对口帮扶工作,勇担大学社会责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