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黑龙江考生多少分能上赣南科技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赣南科技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赣南科技学院在黑龙江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黑龙江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赣南科技学院
2025年黑龙江高考考生要想上赣南科技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395分左右(位次26813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359分左右(位次87019名左右)。
1、2024年赣南科技学院在黑龙江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52分(位次16142),物理类为414分(位次65617)。
2、2023年赣南科技学院在黑龙江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390分(位次13922),物理类为356分(位次57617)。
3、2022年赣南科技学院在黑龙江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09分(位次16566),物理类为377分(位次57567)。
注:以上只是黑龙江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赣南科技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赣南科技学院在黑龙江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黑龙江(历史类) | 本科 | 452 | 16142 | 410 |
2023 | 黑龙江(历史类) | 本二A | 390 | 13922 | 341 |
2022 | 黑龙江(历史类) | 本二A | 409 | 16566 | 36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黑龙江(物理类) | 本科 | 414 | 65617 | 360 |
2024 | 黑龙江(物理类) | 本科 | 441 | 55405 | 360 |
2023 | 黑龙江(物理类) | 本二A | 356 | 57617 | 287 |
2022 | 黑龙江(物理类) | 本二A | 377 | 57567 | 308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黑龙江高考多少分能上赣南科技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赣南科技学院简介
赣南科技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江西省人民政府管理、赣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其前身为创建于2001年的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
学校现开设涵盖有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教育学等7大学科门类,下设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与材料工程学院、稀土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聚焦行业和区域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构建了以新工科为主,多学科相支撑、协调发展、重点突出、结构合理的学科专业结构,30余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形成了矿业冶金类、机械电气类、电子信息类、建筑土木类、电子商务类、人文艺术类等六大专业集群,打造了工程实训中心、信息计算中心、物理实验中心、商科实训中心等四大公共实验实训平台,以及智能装备实验室、机器人工程实验室、移动通信实验室、云桌面实验室、BIM中心、VBSE创新创业及商科教学实训中心、赣南客家文化数字化研究院、根技术联合创新人才产教融合基地等专业实验实训平台,力促产教深度融合,实现校企无缝对接。学校共计获批13个学科科研平台,其中赣州市重点实验室10个(含校外合办1个)、赣州市技术创新中心2个、赣州市社科研究基地1个。学生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赛、数学建模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大学生结构设计赛、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广告艺术大赛、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国际国内高水平学科竞赛成绩喜人,近三年获国际奖项20余人次、国家级奖项600余人次。在由全国第三方大学评价机构艾瑞深校友会网(Cuaa.Net)最新发布2021江西省一流专业排名中,学校在江西省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位列第五。在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工作组发布2022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我校在2018-2022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TOP100)中位列第62位,江西省第4位。
学校拥有专任教师455人,其中,“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25%以上;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教师160余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390余人;教师队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近五年,学校教师发表高质量教研论文120余篇,出版著作及教材70余部,教师在我省各类教学竞赛中获奖近30项。2008年以来,获得省级一流课程认定10门。近十年,学校教师发表论文1200余篇,出版专著或教材逾百部,获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0余项、国家863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4项、省部级科研课题350余项。横向课题120余项,到账经费3000多万元、授权国家专利60余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