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考生多少分能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广东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广东新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5年广东新高考考生要想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本科批:物理类预估需549分左右(位次71975名左右)。
1、2024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广东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42分(位次17529),理科为536分(位次89550)。
2、2023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广东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为545分(位次80304)。
3、2022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广东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理科为540分(位次83837)。
注:以上只是广东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在广东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文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东(文科) | 本科 | 542 | 17529 | 428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理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东(理科) | 本科 | 536 | 89550 | 442 |
2024 | 广东(理科) | 本科 | 537 | 88249 | 442 |
2024 | 广东(理科) | 本科 | 539 | 85323 | 442 |
2024 | 广东(理科) | 本科 | 553 | 66814 | 442 |
2024 | 广东(理科) | 本科 | 566 | 50884 | 442 |
2023 | 广东(理科) | 本科 | 545 | 80304 | 439 |
2023 | 广东(理科) | 本科 | 548 | 76633 | 439 |
2023 | 广东(理科) | 本科 | 550 | 74343 | 439 |
2023 | 广东(理科) | 本科 | 555 | 69310 | 439 |
2022 | 广东(理科) | 本科 | 540 | 83837 | 445 |
2022 | 广东(理科) | 本科 | 550 | 71175 | 445 |
2022 | 广东(理科) | 本科 | 554 | 66002 | 445 |
2022 | 广东(理科) | 本科 | 567 | 50520 | 44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广东高考多少分能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简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现有雁塔、草堂两个校区和一个大学科技园区。雁塔校区南眺驰名中外的唐代大雁塔,北临举世闻名的明代古城墙;草堂校区坐落于高新区草寺东路;大学科技园位于西安高新技术东开发区幸福林带南段,东依景色怡人的浐灞生态园;两校区和科技园区总占地3700余亩。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最早可追溯到始建于1895年的天津北洋西学学堂,1956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由原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和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的土木、建筑、市政系(科)整建制合并而成,积淀了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土木、建筑、环境类系(科),时名“西安建筑工程学院”,是新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所本科学制的建筑类高等学府,我国著名的土木、建筑“老八校”之一,原冶金工业部直属重点大学。1959年和1963年,学校先后易名为“西安冶金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94年3月8日,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998年,学校划转陕西省人民政府管理。现为“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项目”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院校、陕西省、教育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
目前,在校各类学生总数36000余名,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0000余名,研究生10000余名,留学生200余名;专任教师1900余名。拥有在职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南非科学院院士1名、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校友院士10名,国家教学名师1名,全国师德标兵1名,全国优秀教师4名、全国模范教师3名、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名,“万人计划”入选者8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者9名、入选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4人,国家评估认证委员会委员7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名、在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14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名、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获准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形成了一支阵容整齐、结构合理、素质优秀、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