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山东高考437分能上哪些专科学校2025(近三年可以报考的公办民办大学)

更新时间:2025-07-18 12:49:42

2025年山东高考437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437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山东437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山东高考437分能上哪些专科学校(近三年可以报考的公办民办大学)

一、山东高考437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山东高考437分能上的好大学有(专科批):潍坊学院(公办)、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公办)、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公办)、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公办)、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公办),一共843所专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山东高考437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山东省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37分的院校一共有18所。其中公办院校14所,民办院校4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3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15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潍坊学院公办综合类2段437/333654
2024皖江工学院民办综合类2段437/333593
2024西安欧亚学院民办综合类2段437/333900
2023山东管理学院公办综合类2段437/321987
2023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公办综合类2段437/320925
2023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公办综合类2段437/321025
2022河北金融学院公办综合类2段437/300638
2022山东女子学院公办综合类2段437/301318
2022菏泽学院公办综合类2段437/299862
在山东437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8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山东高考437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山东高考437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皖江工学院简介

皖江工学院坐落全国文明城市、“诗仙”流连之地,享有“生态福地、智造名城”美誉的安徽省马鞍山市,毗邻南京、合肥两大省会城市,区位优势明显。学校前身为河海大学文天学院,于2008年教育部批准设立,2018年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皖江工学院”。

建校15年来累计为社会输送近37000名合格本科毕业生。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近年来连续接近15%,2023年为13.34%。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左右,2023年为95.99%,“2023软科中国民办高校排名”,皖江工学院以69.2分位列中国民办高校(主榜)第30位,安徽省第1位。学校规范的教学、严格的管理、优质的服务以及多彩的校园文化,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学校发展已进入了“工学为主、水利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2、西安欧亚学院简介

西安欧亚学院创办于1995年,是一所以管理、经济学科为主,艺术、文学、教育、工学等协调发展的国际化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学院位于西安市雁塔区东仪路8号,是陕西省唯一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的民办高校,教育部信息化试点优秀高校、陕西省高校教师培训基地。学院已连续9年位列中国校友会网“中国财经类民办大学排行榜”第一名,是中国大陆地区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最高的财经类民办大学之一。

自建校起,欧亚就始终坚持初心,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27年来获得持续发展和良好的社会口碑。目前共有2万余名学生在会计学院、金融与数据科学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文化传媒学院、人文教育学院、艾德艺术设计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人居环境学院、职业教育学院、通识教育学院这10个二级学院58个专业中,根据自己的特长有选择地完成大学学业。

3、菏泽学院简介

菏泽学院坐落在美丽的“中国牡丹之都”——山东省菏泽市,是山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49年初的冀鲁豫区第二师范学校,1958年8月改建为菏泽师专;2002年1月,菏泽师专、教育学院等五校合并筹建菏泽学院;2004年5月,教育部批准菏泽学院为普通本科高校。历经7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高校,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省级花园式单位、山东省绿色学校、全省高校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建校以来,已向社会培养输送21万余名高素质人才。

学校内部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实施“依法治校”战略,以《菏泽学院章程》为统领,不断健全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规范。深化校院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管理重心下移,激励二级学院特色发展。修订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资产和项目采购,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学校重点工作得到有力支撑。优化工会、妇委会职能,推进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改革,重视发挥学术委员会等学术机构作用,依法推进民主治校。成立理事会、校友会、教育发展基金会,学校整合社会资源能力明显增强。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