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5天津高考494分能上哪些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更新时间:2025-05-23 13:34:14

2025年天津高考494分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494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及专科学校?以下为近三年在天津494分录取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

天津高考494分能上哪些大学(近三年可以报考的院校)

一、天津高考49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天津高考494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齐鲁工业大学(公办)、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民办)、山西农业大学(公办)、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民办)、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民办),一共181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查询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5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天津高考494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近三年)

2024-2022年各大学在天津市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494分的院校一共有32所。其中公办院校8所,民办院校24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32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年份院校属性科目批次最低分/位次
2024齐鲁工业大学公办综合类本科A494/40396
2024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民办综合类本科B494/40396
2024山西农业大学公办综合类本科A494/40396
2023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民办综合类本科B494/38896
2023长春师范大学公办综合类本科A494/38896
2023天津城建大学公办综合类本科A494/38896
2022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民办综合类本科B494/36159
2022楚雄师范学院公办综合类本科A494/36159
2022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民办综合类本科B494/36159
在天津494分可以上的大学(共32所),更多及专业详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以上天津高考494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院校名单,仅供参考!实际填报,可使用赶考生AI高考志愿填报助手进行模拟推荐稳进的大学,更科学且不浪费分数!

三、天津高考494分能报考的院校简介

1、山西农业大学简介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是我国著名高等农业学府,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高校,山西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中西部基础能力建设入选高校。现任党委书记廖允成、校长(院长)张强。

创新驱动发展,科研成果丰硕。学校(院)牢固树立“创新为上”的发展理念,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目前,依托学校(院)建设国家高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山西晋中(太谷)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山西省食用菌产业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链、黄土高原东部旱作节水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退化土壤改良与新型肥料研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园艺植物脱毒与繁育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黄土高原特色作物优质高效生产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平台7个,国家功能杂粮技术创新中心、农业农村部学科群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省“1331工程”创新平台等省部级平台(基地、资质)167个。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和山西省科技创新团队33个。“十三五”以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17项、二等奖77项;取得国家审(鉴)定品种47个、省级审(认)定品种445个,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4个、地方标准404项,国家植物新品种权67项。主管主办《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7本出版物。

2、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简介

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实施本科层次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院校国标代码:13439),是由赣南师范大学举办的独立学院。办学20年来,秉承赣南师范大学“扎根红土、潜心育人”的办学传统,坚持“弘扬苏区精神,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学院先后获评全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等荣誉。

经过20年的办学,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2022年江西省第二轮专业综合评价中,学院16个专业参与评价,所有专业排名均位列全省独立学院(含已转设)前三,其中7个专业位列第一、6个专业位列第二;在全省所有本科院校中,学院有2个专业位列前30%,4个专业位列前50%。

3、楚雄师范学院简介

楚雄师范学院是云南省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01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学校办学渊源最早可追溯到1936年成立的省立镇南师范学校,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鲜明师范教育特色的高等院校。学校坐落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州府楚雄市,距云南省会昆明100余公里,交通便利,校园环境优美。

国际合作方面,学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泰国、马来西亚、越南、老挝、新加坡等国家高校开展交流与合作,通过人员互访、学生交流、科研合作、合作办学等方式开拓办学视野,推进办学国际化进程。国内合作方面,先后与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建立合作关系。与地方合作方面,学校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属地企事业单位广泛建立合作关系,搭建学生实习实训平台,在“融入”与“服务”过程中,实现“合作共赢”。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